60-70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当初的战国小短剧了。

  鉴于战国玩家不争不抢,一个外包的《诸天守塔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因此在用官号宣传了一番《诸天》后,薪火实验室直接将其作为了《战国》的宣传片,不再另拍他剧。

  【大漂亮】和【饭饭】两位博主都是短视频界的扛把子,粉丝数量相当可观,因此《诸天》在播出后不久便荣登短剧年度榜单首位,入坑玩家不计其数。

  话题说回《妖鬼》。

  《妖鬼》其名,包括了妖与鬼。其中妖字好理解,是因为全剧的主线就是主角团捉妖,至于后面的那个鬼字,则要关乎到女主的身上。

  虽然说是群像,但事实上更偏向于大女主,只另外配了两名一起冒险的角色。而本剧力捧的这位主角,是一名修鬼的少女。

  华夏文化中,鬼文化比之妖文化,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甚至要更胜一筹。正如《大唐诡案》中,每一个案件中除了妖怪,也常常存在着许多鬼物。

  选用了这一角色设定,便可以在除妖的同时展示鬼怪,两方兼顾。

  《妖鬼》的女主是大名鼎鼎的尤佳妮,一名走清冷飒气路线的女艺人。她在星际娱乐圈的咖位相当高,演技纯熟,对于剧本选择也非常挑剔。

  不过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她这次主动申请想要参演《妖鬼》。

  女主演的咖位这么高,那么和她打配合的两名男主也不能逊色到哪里去。但因为是大女主戏,甘愿作配的男艺人不多,总要比尤佳妮低上那么一两个层次。

  左挑右选,函归才挑出一个勉强势均力敌的萧侯,剩下那个却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个粉丝最多的流量偶像。

  好在那名偶像所演绎的戏份不多,在整个前期都只活在回忆中,因此演技不过关所造成的影响降低了不少。

  时间飞窜到6月1日晚上七点,薪火官网影视区。

  【一个月一部剧,卷死谁了(感慨)】

  【真·高产】

  【不仅高产,还高质量,谁懂啊,从《江湖》一路追到现在! 】

  【我也是,但我是从《汴京》入坑的,然后回去考古了《江湖》,又追到了现在这个! 】

  【许愿一直更新下去,不敢想薪火断更了,我每天晚上七点该干什么? 】

  【来玩游戏啊楼上! 】

  【……】

  弹幕一顿胡侃之后,《妖鬼》正式播出。

  黑漆漆的视频页面颜色开始变淡,化为了一片浅灰色的天空。

  一月,关陇地界,大雪瓢泼。

  风兜着絮样的雪花拍打在孔方镇的城墙上,掀起贴上去不久的纸张一角,纸上油墨未干,是孔方镇地头蛇孟家发布的一则捉妖令。

  楔子画面一闪而过,紧接着,孔方镇迎来了三日大雪以来的第一个晴天。众人仿佛被憋坏了一般,整个镇子熙熙攘攘,格外热闹。

  陇云馆设在镇尾,此时大门敞开,里面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我过此巷千百遍,向来见君青石间,今且再过闻君巷,奈何闻君不见君。”

  “立春葬梅魂,大雪埋梅身,清客未必免俗,孔方也来清高……”

  台上唱戏的是孔方镇的一个戏班子,被请来唱孔方镇本地著名的戏曲——《梅花铜钱》。

  《梅花铜钱》唱的是一对知己的故事。

  多年前,将军府里的嫡公子丰祈年被称作当世武曲星,他15岁就随军出征,拿下不少战功,但是在17岁那年他带军战败,遭到了群臣的口诛笔伐。

  郁闷的丰祈年随母亲前往寺庙散心,遇见了孟家自小体弱寄养在寺庙的庶子孟长命。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成了知己。

  但好景不长,丰祈年18岁时临危受命再次出征,而等到他归来时却听到了孟长命病逝的消息,自此郁郁寡欢,没过多久就出家做了和尚,在陇山上建了一座寒梅寺,青灯古佛,相伴一生。

  丰祈年和孟长命之间深厚的友谊被后人记录下来,编成了戏曲,在孔方镇广为流传。

  而闻君巷里有丰小将军的私宅,据说也是孟长命当年病逝的地方。

  此时此刻,闻君巷外。

  安宿身形高挑,正在大步向前。

  她身着白底红袍,上绣银纹鱼鹭,脚踩一双吉莫靴,髻上挽着一条乌纱带,腰间绑着黄符和锦囊,锦囊束口处还挂着一颗金色的镂空铃铛。

  如果有捉妖人士路过这处,必然会惊呼出声:

  白底红袍乌纱带,银绣黄符吉莫靴,可不就是金陵鱼家的那群假状元么? !

  巷中无人,只余风声呼落落地吹。而奇怪的是,安宿腰间的铃铛在风中不动不响,稳如泰山。

  此乃鬼铃,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感应鬼气的。铃铛越响,鬼气越重。

  按照常理,这鬼铃绝不该在此时此刻响,但事实就是这么发生了。

  安宿停下脚步,摁住疯狂响动的铃铛,凝着眉望向眼前的宅院。

  好巧不巧,这就是刚刚戏中唱的那位丰小将军的私宅。

  风停,铃铛声戛然而止。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