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然而到了朝堂上,却没有几个人因湘阳大捷而高兴。文武百官们皆因“区区小报,堪比诏令,竟能轻而易举调兵遣将”的荒唐情形各种面折廷争。而为首的便是楼岳之流,恨不得让圣上立刻下令,将“误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苏妙漪就地处死,还要治罪那些听信小报的踏云军将领。

  最后,皇帝下令将苏妙漪押解回京、等候发落。

  从湘阳离开的那一日,天还未亮,负责押解苏妙漪的官差就都已经等在了城门口。

  当着那些官差的面,容玠亲自将一根轻柔的纱带系在了苏妙漪手腕上,还心灵手巧地打了个漂亮的结。

  为首的官差:“……容相,这是什么?”

  容玠神色淡淡,“可作枷锁一用。”

  “那这又是……”

  那人望向一旁贴着囚字和封条的马车。

  “可作囚车一用。”

  官差面如菜色,“容相,您这有些太说不过去了。若让百姓们瞧见,怕是会觉得您徇私枉法……”

  “哦?”

  容玠将苏妙漪先扶上了马车,才转头对那官差道,“既然提到了百姓,那不如就再等一个时辰,等天都亮了,城门口的人多了,再让他们亲眼看着苏妙漪被押解回京,如何?”

  “……”

  官差哑口无言。

  在湘阳百姓眼里,踏云军与苏妙漪皆是救命恩人。为了防止惹出什么乱子,他们才听了上头的话,趁着天黑人少的时候押解苏妙漪。

  官差为难地挥挥手,让手下人将原本准备好的囚车拉到了一边。一转头,就见容玠迈步要上马车,眼前顿时又是一黑,“容相!”

  容玠顿住,回头看他。

  “您,您要不还是换辆车吧?”

  官差强颜欢笑,“您刚刚不是还说这是囚车么?您回京怎么能坐囚车呢……”

  容玠问他,“你可知苏妙漪与本相是何关系?”

  官差支支吾吾,“结义兄妹。”

  “教不严,兄之过。舍妹闯下弥天大祸,做兄长的岂能独善其身。”

  官差:“……”

  一旁的遮云:“……”

  容玠掀开车帘上了马车,苏妙漪坐在马车里挑着眉看他,还举起被捆缚的两只手,刮了刮脸颊,言简意赅地吐出三个字,“不要脸。”

  第116章

  一行人就这么诡异地押解着“囚车”踏上了回京之路。

  说起来也奇怪, 从湘阳回汴京,这一路简直像是被下了降头一样,倒霉到令人发指。不是车坏了, 就是马跑不动了,偶尔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一群人还闹肚子躺在驿站几日都没力气下床……

  原本只要十数日的行程,在路上这么拖拖拉拉的, 竟是硬生生拖了月余!从深冬拖至了初春!

  官差们急得焦头烂额,待到终于抵达汴京城的那一日,才一个个如释重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仿佛这一个月都在渡劫似的。

  乍暖还寒, 春风料峭。

  官差们押送这那辆贴着“囚”字和封条的马车到达南薰门外。

  苏妙漪将车帘一掀, 就见不远处齐齐整整地站着一群亲朋好友, 有原本就在汴京的穆兰、江淼和虞汀兰等人,还有从临安赶过来的苏积玉和顾玉映,从扬州回来的苏安安和容奚……

  苏妙漪先是一愣, 随即转头, 有些头疼地看向容玠, “人到的这么齐,都快赶上过年了。”

  容玠也越过她看清了城门口的那些人,吩咐道,“停车。”

  官差们经历这么多时日,早就没了脾气, 一个个乖乖停下来, 任由苏妙漪这个囚犯自如地下了车。

  苏妙漪一下车,那群人便蜂拥而上,将她围了起来, 可又都说不出话,只是纷纷以一副忧心如焚、愁眉不展的表情盯着她。

  苏妙漪看了一眼苏积玉和虞汀兰,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从袖中拿出裘恕的遗信,分别交给他们,“这是世叔留给你们的。”

  苏积玉和虞汀兰皆是愣住。

  苏妙漪又看向一旁已经有些显怀的穆兰,忍不住皱眉,“你都是有身子的人了,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做什么?怎么,怕我一进城就被砍了脑袋,再也见不着了?”

  “啊呸呸呸!”

  此话一出,周围一圈人顿时炸了锅,恨不得叫她把方才那句话给吐出来。

  穆兰就差没直接上手扇她,“苏妙漪你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好了好了……”

  苏妙漪退到了容玠身后,“你们这一张张脸,简直比苦瓜还苦,我这不还好好的么?”

  苏积玉脸色灰败地转向容玠,“容相,你可知道,朝廷现在打算如何处置小报这件事,如何发落妙漪?”

  容玠顿了顿,扫视了一圈众人,缓声道,“朝堂上鱼龙混杂、百官各怀心思,可至少宫里的风声没那么紧。否则,我们也没机会在路上拖延这么久。”

  这番话倒是让众人悬着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就在这时,城门内却忽然扬起大片尘烟,一队人马从城门口疾驰而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