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30

学校里去。

  离开国际商城,姜茉租了一栋老楼里的房子,三十多平,月租两千,住在这里的人也是老人居多。

  房子看着老旧,结实还是蛮结实的。

  这几天一直在下雨,姜茉也没出门,就在屋子里窝着。

  手里有十来万,暂时是不用担心的。

  那个男人说姜茉没什么问题,这句话姜茉并不信,每月给她这么多工钱,肯定有问题。

  但姜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睛有神,面孔红润,确实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管不了那么多。

  雨幕里一辆长途大巴上,有一对穿着打扮非常土气的母女,女儿瘦瘦小小,母亲一脸疲惫沧桑。

  女儿窸窸窣窣从塑料袋里掏出一只煮熟的鸡蛋,小心翼翼剥了壳,递到母亲嘴边,母亲摇摇头,推给女儿。

  女儿吃了一半,另一半硬是塞给了母亲,母亲就吃掉了。

  鸡蛋黄有些干,母亲咽得有些费力,女儿忙着拿出一个塑料瓶,但里面已经没水了。

  母亲低声道,“我不渴。”

  女儿把塑料瓶收起来,看着窗外的雨水,“妈,二姨真的在那里吗,会收留我们吗?”

  母亲点头,“会的!一定会的,找到你二姨就好了。”

  当初二妹离家出走,她还偷偷给了她三百块钱,如今自己母女走投无路,想来妹妹不会置之不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妹妹。

  大巴在车站停下,外面雨势不减,母女俩只能在候车室待着,等待雨停。

  女儿拿塑料瓶接了水过来,笑道,“妈,这里有热水,你喝。”

  虽说秋老虎热起来和酷暑类似,但到了晚上凉意就上来了,加上外面下雨,候车室里温度并不高。

  母女俩抱在一起缩在角落里。

  有车站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对母女,见女儿微微颤抖,心下不忍,推醒她们。

  母亲惶恐不安,“外面在落雨,等雨停了我们就走,不会脏了地的。”

  工作人员道,“不是赶你走,大姐,去我们休息室吧,孩子着凉了不好。”

  母亲千恩万谢,抱着女儿进了员工休息室,这里有沙发,气温也比外面高。

  等天亮,小雨还在淅淅沥沥,母亲心下开始焦急。

  工作人员拿了几个包子过来,母亲赶忙摇头,人家塞她手里,“你不吃,孩子也要吃的。”

  母亲拿了两个包子,谢了又谢,待母女吃了包子,工作人员才问她要去哪里。

  母亲顿了一下,“找我妹妹。”

  又问她可有地址电话,母亲忙着从包里翻出一张照片,反面写着一串手机号。

  工作人员道,“你之前打过这个电话吗?”

  母亲摇头,“我没手机。”

  丈夫不给她买,说她用不着,出来的匆忙,也没时间打。

  工作人员道,“那我试着给你打一下?”

  母亲千恩万谢。

  姜茉一大早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确认了她是谁之后说她姐姐来找她,现在正在车站。

  姜茉脑子里还糊涂着,然后听到了姜娟的声音,“二妹,是你吗?我是大姐啊!”

  姜茉这才从记忆里翻出原主大姐的资料。

  姜娟,比原主大五岁,十七岁就嫁了人,第二年生下女儿,不得婆家喜欢,原主离开时她塞给了原主三百块钱。

  姜茉打断姜娟的絮叨,“电话还回去。”

  姜娟赶忙把手机还给工作人员,姜茉问清楚在哪个车站,然后道,“我马上就来。”

  她叫了辆出租车,直奔车站。

  找到姜娟母女,姜茉向工作人员道了谢,然后带着她们坐车回去。

  姜娟一辈子没离开过出生地,这次也是不得不离开,她拉着女儿,和女儿一样好奇地看着窗外。

  电视上看到的和实际看到的不一样啊,这么高的楼,这么宽的街,这么多的人。

  此刻已经是上班时间,街上人来人往。

  到了小区门口,车停了下来,这是旧小区,路面狭窄,车子进去了不好出来,所以出租车一般都在门口停。

  姜茉去路边早餐店买早饭,姜娟急忙拦她,“我和大妮吃过了。”

  大妮点头,“二姨,我们吃了,车站里阿姨给了我们包子,我和妈都吃了。”

  姜茉道,“我还没吃呢。”

  母女俩连忙闭嘴。

  姜茉要了三碗豆浆,两笼屉小笼,几个牛肉饼还有茶叶蛋。

  她招呼姜娟和大妮,“过来坐,吃得下再吃一点,不吃就浪费了。”

  母女俩,“……”

  一个包子还真的没吃饱,乡下人看着瘦,其实饭量颇大。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