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盛则宁损失了百斤的凉州糯米,这才又定了几百斤,因为订单的数量不少,她考虑预备多一些。
现在一粒米都没有了,她可就麻烦大了。
「不若我们就换用本地的糯米,米铺肯定还有存货,先应付这一关过去。」掌柜的出谋划策,竹喜也听了直点头。
为今之计,也只有退而选其次。
「不成。」盛则宁摇头,「我们打出的是凉州糯米,客人也是因为凉州糯米才选择买我们的粽子,若是出尔反尔,信用不在,以后就再难成事。」
掌柜当即就皱起了眉。
盛则宁并不是彻头彻底的生意人,她可以不在意亏损,还非要维护什么所谓的名声,但是掌柜的却不想背上让主家亏钱的罪名。
这让他以后怎么抬得起头?
「离端午还有十日,原本预计着提前四日准备粽子,也就是还有六日,这六日里先做三手准备,其一询问上京城其他米铺里有没有凉州糯米,其二准备登门赔礼,说明情况。」
「其三呢?」竹喜心急问。
盛则宁指着她手里的杨梅,「让丁厨子用这个试着包个透明的粽子出来,若是有更好的东西,自然能取代。」
交代完事,盛则宁带着竹喜去视察其他几间铺子。
好在没有再出什么差池,一切有条不紊地在准备,只有琳琅馆的掌柜忽然提起一件事。
「那日姑娘拿走那块青脂玉后,后来陆续有三人前来过问,伙计来告知小人,说是其中有一位像是瑭王府的德保公公……」
「嗯?」盛则宁没想到德保公公居然找到她的店里来了,「然后呢?」
「伙计同他解释了,并非是我们不愿意卖,而是东家拿走了。」掌柜担忧道:「先前也有人曾经来打听过青脂玉,当时三姑娘说不卖,我们就回绝了,现在想来,是不是也是瑭王府的人啊?」
掌柜的担心不是没来由的。
身为土农商中最底层,他们这些做生意的还是害怕惹上贵族,也害怕给主家惹来麻烦。
今天的小报上不是还说瑭王殿下与盛三姑娘当街冲突,不欢而散,掌柜就联想到了那块青脂玉,会不会就是因为没有把玉卖给瑭王,导致两人起了冲突。
盛则宁对这件事一概不知。
封砚都不曾提过……
正想安慰掌柜时,盛则宁忽然想起她送青脂玉扳指去蘩楼那天,封砚喝醉了,像是有什么话想问她。
那日他也是在蘩楼喝的酒,该不会看见了那扳指,误会了什么?
不过她又摇了下头。
应该不至于这么巧,更何况这有什么好误会的,青脂玉她卖给自家二姐姐,也犯不着要知会他知道。
「那你的意思是瑭王殿下前后派了四个人来店里要买玉?」
竹喜觉得今天受到的惊吓一波接一波,都快让她有些吃不消。
好在掌柜摇头,「最后那一位年轻公子看起来不像是瑭王府的人,我听见他的随从小声得叫了一声世子。」
第24章不值
薛澄记性不太好。
拿着小报问随从,「盛三姑娘可是那日琳琅馆,伙计口里说的那位?」
长随点头如啄米,再次肯定道:「是的呀,没有错。」
「怎么会与瑭王有关系……」薛澄苦恼起来,一直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世子,依小人看这上京城里民风开放,只要没有三书六礼、三媒六聘定下的婚事,都算不得数。」长随很是机灵,枚举了好几个市井传闻,无非不是那些婚前不合一拍两散的例子,说得头头是道。
薛澄被他说动了,心情好转,又鼓起了勇气,「你说的有理!」
因为大嵩的民风开放,节庆又多,许多未婚男女可能都有若干的机会接触,比起前朝那些盲婚哑家好上许多。
但是这也就可能造成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情况。
未到最后,也不知道花落谁家。
「官家待世子和善,若是世子先提出求娶,官家未必不会答应。」
「可是那瑭王那里……」薛澄又泄气。
毕竟与人争女,总归是不好听,更何况对方还是瑭王,他没有那个信心与他抢人。
长随又道:「世子若不放心,小人可以去打听一下,若是瑭王殿下对那盛三姑娘无意,世子就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薛澄脸泛起微红,最后还是轻点了点头。
盛则宁不知瑭王与薛澄的事,她现在满心想的就是自己的米没了,原定的计划眼见就要泡汤,她忧心忡忡。
一一交代完事,盛则宁正打算到上京城里的米铺亲自考察一番,采芝远远喊住她。
「三姑娘!」
竹喜一回头,「奇怪,采芝不陪着二姑娘,怎么找来这里了?」
采芝提着裙子一路跑到她们跟前,匆匆行了个万福就泣道:「三姑娘,你快去瞧瞧我们姑娘吧,老太太要给我们姑娘说人家。」
盛则宁惊诧地眼睛一跳。
采芝眼圈通红,好像才哭过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