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

字挺累的,她不想多写。

  桑景云最后写了个《田忌赛马》,这故事挺有意思,还不需要写太多字。

  等她写完,早饭已经做好,家里人也陆陆续续起来。

  昨日把家里的钱全给了出去,桑钱氏今日便舍不得做米饭了,做了一锅粥。

  不过因家里的南瓜已经吃完,她并未往粥里放南瓜。

  桑景云觉得这样很好。

  现代她喝的南瓜粥,煮得软烂浓稠还放糖,非常美味。

  但他们家的南瓜粥不放糖,用的米还不好,因而要甜不甜的,并不好吃。

  桑景云觉得还是单纯的粥好喝,就当喝杂粮粥了。

  吃过早饭,桑景英和桑景雄便带着桑景云新写的《田忌赛马》往城里走。

  路上,桑景雄看了看《田忌赛马》,觉得这个故事也不错:“哥,田忌真聪明。”

  他的国文课本上没有这个故事,又没看过《史记》,觉得故事很新奇很好看。

  桑景英催他:“你走快点。”

  “我走不快,腿疼。”桑景雄停下不走了,他的腿是真的有点疼,大概是昨天追桑景英跑的。

  桑景英道:“腿疼多走走就好了,之前姐腿疼,照样走。”

  桑景雄还是不愿意走,桑景英瞧见,高高地扬起手……

  桑景雄一下子蹿了出去。

  同一时间,法租界。

  洪永祥一大早起来,就去找自己在印刷社工作的好友费中绪。

  现如今,已经有新型印刷机了。

  全国的新型印刷机,绝大多数都在上海,费中绪工作的南城书局,就有一台。

  洪永祥在《上海日报》当记者,而《上海日报》,就是南城书局承印的。

  时间还早,南城书局还未开门,洪永祥便直接找到费中绪住处,开始敲门。

  费中绪住的是一处大宅旁的马棚楼。

  马棚楼原是旧社会停放马车的地方,现在住这大宅的是个巨富,有汽车,也就摒弃马车不用。

  现在这马棚楼下面用来停汽车,上面给费中绪住。

  因为费中绪跟那巨富有些亲戚关系,因而不用付房租。

  听到敲门声,费中绪睡眼惺忪地来开门,看到洪永祥,便有些不悦:“洪永祥,大清早为何扰人清梦?”

  洪永祥见费中绪这么个模样,有些愧疚:“昨日你值班?我该换个时间找你的。”南城书局的印刷工要在晚间印刷《上海日报》,南城书局的工作人员,便会轮流值夜班。

  费中绪道:“昨日并非我值班,但我跟人出去喝酒了,你找我有何事?”

  “你不是想要出一些给儿童看的书?我侄女画了一本小人书,我拿来给你看看。”

  费中绪打着哈欠接过洪永祥手上的小人书,先看封面,接着又翻开。

  他看了几页,便道:“老洪,这本小人书当真不错,你侄女不仅字好画好,还有巧思,这句读挺有意思。”

  洪永祥道:“这小人书虽是我侄女画的,但写故事的人不是她,那句读也不是她想出来的。”

  “这故事莫非是你写的?”

  “不是,是我世交家的侄女写的。”洪永祥道。

  他本就是跟桑学文一辈的,得知桑景云才十六岁,比大侄女还小两岁,就把桑景云当侄女看了。

  “她这白话故事写得好!依我说,给孩童看的书,就该是这般的。”费中绪道。

  他爷爷是个秀才,因迟迟考不上举人,便将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

  他们这些孙辈长到五六岁,他爷爷便亲自给他们开蒙。

  他们拿着《三字经》学认字,像是在学一门新语言,若不是怕他爷爷手上的戒尺,必然是一个字都不想学的。

  这也就罢了,等他们认了字,他爷爷还只许他们看《世说新语》这样的小说。

  《西游记》在他爷爷看来,是不能看的闲书。

  “未若柳絮因风起”之类,看着着实没什么趣味,幸好现如今,他已摆脱魔爪。

  “这书能否出版?”洪永祥问:“能出的吧?我可是与她们说了,要给她们稿费。”

  费中绪不答,继续看,看完道:“能出,但不能只出这一本,我想出一整套。”

  “一整套《西游记》?”洪永祥问。

  “对,一整套《西游记》,你去问问她们,若她们能做出一整套,那便让她们做,若是不行,我就找别人做。”费中绪对手上这本小人书的文字和画稿都很满意。

  文字很新奇,画稿也跟时下的那些插画风格不同。

  若是两个小姑娘愿意做,那最好。

  只是时下的女子,不见得有时间专心做这个。

  洪永祥考虑过后,道:“我明日便去问问。”

  “好。”费中绪跟洪永祥商量起稿费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