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顿好这些

  待方素霞回房后,陈长远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计划,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细节。

  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要尽快实施这些改进。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陈长远就起床了。

  他简单洗漱后,立即召集了工人,准备根据新的方案进行调整。

  “李大叔,王叔,”

  陈长远对两位年长的工人说道,“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养殖场的布局。”

  李大叔皱着眉头问:“小陈,我们不是刚建好吗?怎么又要改?”

  陈长远解释道:“我昨天去邻县学习了一些新技术,发现我们的布局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我们需要在入口处增加一个更完善的消毒区。”

  王叔也表示不解:“可是现在的布局不是挺好的吗?何必多此一举?”

  面对工人们的质疑,陈长远并没有恼火。

  他耐心地向他们解释道:“各位叔伯,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这次调整真的很重要。新的方案不仅能提高养殖效率,还能有效预防疾病。长远来看,这将为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看到陈长远如此坚持,又有理有据,工人们的态度开始松动。

  李大叔挠了挠头,说:“小陈,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陈长远露出欣慰的笑容:“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保证,这次改进会让我们的养殖场更上一层楼。”

  随后,他开始详细说明新的布局方案,并安排人手去采购更合适的设备。

  工人们听着陈长远侃侃而谈,眼中渐渐流露出钦佩之色。

  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想法,还真正下了功夫去学习和改进。

  陈长远吸了一口早晨微凉的空气,感到精神焕发。

  在确定了任务分工后,他亲自带领工人们开始拆除旧围栏。

  从早到晚,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让人汗流浃背,但陈长远毫不懈怠。

  他不仅指挥工人们进行施工,还亲自举起铁锤,敲落腐朽的木桩。

  “小陈,这围栏可真难拆啊,多少年没有动过了,锈得跟岩石似的。”

  李大叔擦了擦额头的汗,吐了口唾沫说道。

  陈长远放下手中的锤子,看着满地的碎木和铁皮,笑着安慰道:“大叔,先苦后甜。咱们拆完这些,后面改成不锈钢围栏,不仅干净耐用,还能提升安全性。拆得辛苦点,值当的。”

  稍作休息后,他回到场地,继续带头干活。

  他的衣服早就湿透,手掌皮肤磨破了一小片,但他却像不知道什么是疲倦一样。

  陈长远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感染着工人们,大家也都咬牙坚持,没一个偷懒。

  在平整地面的时候,几位年轻的工人挑着镐头走来走去,不时低头探量基准线的走向。

  陈长远站在场地中央,指导他们调整高低,以确保场地的均匀平整。

  “刘海,你那个角再深挖十公分,别留高坡。”

  他喊了一声。

  刘海停下来抹了抹汗,憨憨地笑道:“陈哥,这都到底了,没那么容易再挖呀!”

  “再不容易你也弄深一点,这地整得不平的话,到时养殖就麻烦了。”

  陈长远斩钉截铁地回答。

  刘海撇了撇嘴,但还是照着做了。

  他心里不服气,却更佩服陈长远的认真劲儿。

  这工地上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陈长远的眼睛。

  尤其是消毒区的建设,陈长远更是亲力亲为。

  他指挥几个工人将消毒池的水泥先调匀,按照比例加入矿灰与石粉。

  之后,他又拿着一张详尽的配比表,站在水池旁亲自指导消毒液的调制。

  “记住,消毒液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好。太淡了起不到效果,太浓了又容易腐蚀设备。”

  陈长远神色认真,手里拿着量杯仔细调制。

  王叔一边搅拌着水池,一边忍不住问道:“小陈,这么苛刻的比例呢,我们能不能改简单点?咱农村哪有那么准的仪器来测试啊。”

  陈长远笑了笑,用非常认真的语气说道:“王叔,农村的设备简单,那是我们的现实,但这份细心和对细节的坚持,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人家邻县的养殖场出问题,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消毒没到位。咱清水村的养殖场,只要有我陈长远在,就坚决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工人们面面相觑,不再多话。

  他们听了这话都打心眼里对眼前这年轻人刮目相看了:能带头干活,又这么注重细节,陈长远确实是个少见的庄稼人。

  在食槽的改进上,陈长远又一次展现出了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把原来的旧木制食槽拆掉,换成了更耐用的不锈钢制品。

  这种食槽清洗方便,不易腐烂,还能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对养殖的卫生意义重大。

  “小陈,这些铁玩意可不好弄啊,成本也贵了不少,咱用木头的不是也挺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