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00
进了月月的府邸。
知道这位公主先前身份的大臣对她忌惮依旧,待寇仲论功行赏之后, 没人敢围着她道贺, 因而她回家要比月月要得多。
“姐姐,你我何时前往太原?”婠婠在长公主府转了一圈, 便对此地失了兴趣,直接提出要走。
寇仲一如他先前允诺的那般,对女子大开门路,允许女子入朝为官, 并且与男子一样可身居要职, 而不是做一朵鲜花在旁边起可有可无的点缀效果。
但是婠婠自在惯了,并不喜欢每日上朝的生活, 而且她还需要管理魔门,工作繁重且多样。
所以她选择与月月一同镇守太原,一方面防止李阀尚未归顺的那群人反扑,另一方面是为了整顿军备、整肃军容,随时做好与突厥对战的准备。
由于寇仲并没有接受魔门的支持,所以此番魔门与正道在统治一个王朝的思想的比拼上平局,没有赢家,亦没有输家。
这对被正道压制几百年的魔门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一种结果。
他们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如蒲公英一般传来,重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场景。
婠婠带兵巡视并州后,带回来一个粉雕玉的女孩。
“姐姐,我决定将她收作弟子,传承我的衣钵。”婠婠将女孩推到月月面前,高兴地介绍这个资质令她极为满意的女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月月把一块梅花糕递给女孩,哄着她道。
女孩接过梅花糕,细声细语地向月月道谢后,才自我介绍道:“我姓武,师父给我起了一个新名字,叫明空。”
月月揉了揉她的头发道:“日月当空,普照大地,你师父对你的期待很高呀。”
*
清明时节雨纷纷①,下的是一场江南的烟雨。
这年李世民回太原祭祖,竟然也赶上了一场清明雨。
祭祖结束,他将妻子、儿女送回祖宅,撑一把油纸伞,独自一人走一遍年少时走过无数遍的长街。
“看来李将军今天兴致不错。”月月倚着酒楼二楼的栏杆,问候撑伞的归人。
李世民抬头往上望去,对月月道:“定国长公主,好久不见。”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如上楼坐坐?”月月手臂一展,邀他上楼一叙。
李世民欣然应允,提着衣袍的下摆,拾级而上。
“上次见面还是陛下与宋皇后大婚之日,多年不见,长公主依旧光彩照人。”岁月静好温柔了李世民的棱角,他褪去了年轻时的锋芒,用温和将其包裹。
当然,这只是一种隐藏,他在战场上依旧果断杀伐,宛如神兵天降。
“我独自一人,没什么可操心的,自然气色好,”月月笑着应下李世民的赞美,“听说你这次回来祭祖,把夫人儿女都带上了?你的小女儿才三岁,奔波这么远可受得住?”
“多谢关心,兕子难得出一次远门,一路上都很开心。”提醒妻子观音婢为他生的小女儿,李世民一脸温柔。
“听说将军与夫人的感情甚好,你的孩子都是她所出,”月月好奇道,“将军如今有几个孩子了?”
“六个,”李世民笑道,“三儿三女,兕子是最小的一个。”
“三儿三女在寻常人家中也算子嗣繁茂了,你可打算让令夫人歇一歇呢?”月月问李世民道。
李世民肃然道:“长公主突然提起此事是何意?如今天下安泰,我太原李氏既然归顺皇上,便无造反之念。世民心知若非长公主坐镇太原,我绝无携妻带子回乡的可能。皇上与长公主的恩情世民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月月也不料自己出于为长孙氏身体考虑的一句提醒竟被李世民想得这般复杂,忙道:“将军想得似乎有些多了,我只是粗通一些医术,知道频繁生产对女子来说并非好事,又知你与夫人感情甚笃,想来是想相伴到白头,所以才提醒这一句。”
她还记得在还是祝英月时,托生为祝英民的李世民在议亲之初一直心情郁郁。祝英齐询问他为何如此,他只说他曾悄悄与一女子相恋,只是该女子早亡,他无法与之共度余生,如今提及婚事,只有种除却巫山不是云②的怅然。
现如今活生生的观音婢就在身边,月月那么多嘴,只是希望他怜取眼前人③而已。
“倒是我多想了。”李世民歉然道。
寇仲与宋玉致成亲多年才有了一个女儿,朝中官员私下里对此事议论颇多,甚至有旧人偷偷联系李世民,计划联合他在寇仲百年后谋得皇位。
在月月开口提醒之时,李世民心中警报立时拉响,大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月月是否是知道了有人私下联系他,专门在此试探。
月月便是开始没想明白李世民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应,现在也已猜到了大概。
她清楚寇仲对建立屹立不倒的寇氏皇朝没有任何执念,他一开始想当皇帝只是想证明自己。
后来随着经历越来越丰富,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寇仲已将坐上皇位一事当成自己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像徐子陵,如果有人要求他朝着当皇帝这件事上努力奋斗,他一定会掉头就走,根本不会在乎对方是对他怀中的一颗怎样的期待之心,他只会觉得麻烦。
但是寇仲就不会如此,他觉得彼此的目标正好一致,大家可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乐呵呵地带着人一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