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避其锋芒
然而几次催促,温以恒却对她的声音置若罔闻,只专心投入的翻阅情报。
苏九冬干脆端着药碗来得温以恒面前,恍若一位苦口婆心的老妈子一般,当面催促道:
“治理旱情不急于这一时,先吃药膳。吃药膳这短短的一刻钟也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
温以恒合上手中书卷,双目中盛满暖融融的柔情,笑道:“你自己听听,你这催我吃饭的语气,越来越有老夫老妻的范儿了…你是不是已经等不及了?”
“等不及什么?”温以恒突然转移话题让苏九冬一时没能跟上思路。
“当然的等不及嫁给我,要做我的夫人。”
温以恒语气平平,谈及婚嫁情事也是淡淡的情绪,仿佛是在谈及喝水吃饭这样的平常事。
苏九冬笑嗔道:“我等不及嫁给你…哼,只怕等不及的是某位不肯按时用药膳的人,而不是我。”
温以恒难得置气道:“眼看着准备回京复旨,往后即将与你阿爹谈及你我二人的婚嫁之事,可谁知却冒出这旱事来,无端端打断了原本的计划。”
苏九冬笑道:“即便没有这旱事,估计等你回京了也没时间筹备婚事。”
温以恒一时来了兴致,好奇问道:“这又如何说?”
苏九冬没有出声回答,只用嘴唇无声的说出了“功高震主”四个字,然后才堪堪开口道:“不只是你,估计我阿爹以及郭将军回京献捷后,恐怕都要开始收敛羽翼了。”
苏九冬心中早已有这样的顾忌:“飞鸟尽,良弓藏。”
温以恒顺势接道:“若不藏,便是亡。”
“看吧,你自己也是知晓的。”苏九冬语气低沉:“此番北征苏金国,不仅成功将苏金国收入囊中,更生擒了苏金国国王及相国,你们三人在军中的威望估计已是到达顶峰。”
“自古以来,每位皇帝都重视手中大权,最忌讳臣子功高盖主。”
苏九冬熟练的以历史书上所列的知识举例子:“你看战国四大名将,战神公孙起被赐死,李牧被赵王冤杀,廉颇也只客死他乡,此三人皆是不得善终。”
“唯有急流勇退的王翦能得善终,与其他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温以恒面色依旧柔和,但目光已是一片冷静清明:“你是说我们需要收敛锋芒,急流勇退。”
苏九冬点点头,郑重其事道:“是的,如果你与我阿爹二人没能即使急流勇退,恐怕以后等着你们的就是牢狱之灾,甚至是个死。”
温以恒莞尔一笑,从怀里拿出下午刚刚写好的折子,递给苏九冬:“你看看这是什么。”
苏九冬接过,只匆匆一瞥上面的三个字,不由得惊呼:“陈情表!”
温以恒点点头,漫不经心道:“是,这是我效法汉中太守李密所著《陈情表》另起的一份,同样也是以‘孝治天下’为主旨,向圣上提出想要辞官回府照看老父的意愿。”
“我早已打算等回京献捷后就向圣上上书辞官,也一并劝了苏将军待回京复旨后,也向圣上上书,表明退隐归老的去向。”
温以恒已经早早想到了此事,临朝多年所经历的残酷的的争斗,一直在鞭策他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万不能行岔踏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