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正式开业

sp;“好说。恒在此多谢雷公子了。”温以恒没有欲拒还迎,直截了当的就答应了雷敬云的说辞。雷敬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下就让人去去了马车过来,更谴了以为车夫送温以恒回村。

  最近雷家的马车频繁出入村子里,村民习以为常,从一开始的看新鲜到后来的司空见惯。

  有羡慕苏九冬和县官雷家搭上了关系的,有眼红嫉妒苏九冬得了雷家好处不分享出来给村里人的。

  村里人心怀各异,但碍着雷家的身份和地位,但还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

  苏九冬听到车辕与马蹄声由远及近,就知道温以恒不负所望的办成了事情。

  开心的迎到门口等着温以恒。

  温以恒让车夫把马车从院子后门驶进来,又把车夫遣了回去。

  苏九冬看着马车上的祥云标记,饶有趣味的等着温以恒开口把过程说出来。

  温以恒好整以暇的喝了一口苏九冬奉过来的茶水,慢慢悠悠的开口道:“雷敬云是个聪敏人,我随口一说他就抓住了要点,老老实实的把马车送了过来。届时村里人知道这马车是雷家‘借’给我们的,也就不敢多言了。我们既游览车,又不用担心村子里的闲言碎语,一箭双雕。”

  有了店铺,招了人手借了马车,准备齐了足够多的药膳配方,苏九冬的永源药膳馆在冬月初正式开业了。

  苏九冬选了一位看着靠谱踏实的刘掌柜出面经营,她在二进院子的厨房里负责监督厨娘烹饪配膳,温以恒以合作东家的身份坐镇后方。

  温以恒近期又忙了起来。二人每天进城里,苏九冬往药膳馆跑,温以恒则不知去了何处忙碌,所以药膳馆的许多事情都是苏九冬操持把关。

  开业第一天,苏九冬的药膳馆是县城里的第一家养生馆,县城里平头百姓居多,文化不算很高,大多不知“药膳”的意思,而县里的贵人们不知这条街上有药膳馆开业,所以很大一部分行人都以观望的姿态徘徊不进。

  最先上门的第一位客人还是苏九冬在县城里最熟悉的闫大夫。闫大夫坐诊的药铺距离苏九冬的药膳馆有七八条街的距离,但是他的家就在永源药膳馆附近,得知苏九冬开业第一天,闫大夫特意上门来捧场。

  坐下聊天一阵,闫大夫见药膳馆里生意冷清,店里伙计都闲着无事,于是给苏九冬提了一个小建议——营销造势。

  平头百姓不知药膳的效用,苏九冬可以从这点入手,利用县城里的“名人效应”来做软推广。比如雷老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活招牌。

  雷老夫人身患胃病多年,吃了苏九冬配的药膳有所好转。苏九冬可以利用这个点打开达官贵人的渠道,让贵人们知道雷老夫人是吃了这家药膳馆的药膳才养好了身子,所以可以吸引达官贵人。

  刘掌柜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可以做一些要养生药膳的小份、或者新奇的口味分发给街上的老百姓品尝,彰显自己药膳产品的品质,聪儿打开在老百姓之间的通路。

  苏九冬不懂营销,闫大夫和刘掌柜是营生多年的生意人,所以他们二人说什么,点头如捣蒜的苏九冬就记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