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行国策做准备。

  除开浙江,这两个省,已经是最后还未清算田亩,查隐户的地方了。

  渔娘舅家那边,大表哥和三表哥考中进士,两人都留京,一个进了兵部,一个去了户部。

  四表弟林仁高没考中,五月时迎娶绍兴府雷家大房二小姐为妻,梅家、贺家、孙家都去吃了喜酒。

  这一年里,学了渔娘本事的侯慎侯原两兄弟,都领命出京去各地绘制舆图。

  渔娘在京城也没歇着,她从国子监里选了几个有心跟她学绘制舆图的学生细心教导,兵部那边送了三个职方司里的六品小官儿跟她学习,她也一并教了。

  隔年,元吉二十二年夏天,平北侯府长孙陆集回京,陆集十岁的大女儿陆晴空拜渔娘为师。

  到这儿,正式拜师渔娘的四个弟子中,男女各两人。

  元吉二十二年是个好年份,这一年里,生了安安后多年没怀孕的大嫂孟氏怀孕生下儿子,取名贺心衡。

  三表嫂耿氏,四表弟媳雷氏、惠敏郡主、任二娘子,还有远在南溪县的张大娘子也生了孩子,这一年里真可谓喜事不断。

  除了自家人之外,成婚快六年的王苍夫妻俩,终于生下了他们头一个孩子,王苍给孩子取名王南溪。

  贺文嘉和渔娘听说他的孩子叫这个名字后,半晌没说话。

  自王苍从安徽回京荣升正三品吏部侍郎后,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这一二年里因皇上看重和陈家扶持,王苍如今已经是世家年轻一代中的领袖,外头都传他可能而立之年就能位列尚书,入内阁,走上官场顶峰也指日可待。

  王苍只是陈方进的侄女婿,却连陈家本家子弟对王苍都要避其锋芒,在外人瞧来,他的人生再顺遂不过了。

  贺文嘉惆怅:“南溪南溪,我也想回一趟南溪县了。”

  “做梦吧。”

  贺文嘉也不纠结,他笑道:“爹娘孩子都在咱们身边,不回去也行。”

  渔娘看他一眼:“我听说,贺大人要高升了?”

  贺文嘉笑道:“你从何而知?”

  “猜的呗。”

  这两年里,如果说王苍是朝堂之上的新星,闪烁着熠熠星辉。那贺文嘉就是地上的一棵树,埋头地里吸收养分,沐浴风雨。

  用人听得懂的话翻译一遍,贺文嘉日常要做的就是跟六部衙门扯皮,听内阁差遣,偶尔还要挨皇上的骂,兢兢业业地干活,今年好不容易弄出一份皇上满意,内阁勉强满意,六部反对不了的各部门记账规矩。

  再简而言之,贺文嘉弄出了一份具有大晋朝特色的账本模板及入账出账流程!

  贺文嘉:“平心而论,也不全是我的功劳,若不是皇上和姚大人支持,这套东西别说叫下头官员使用,我估计弄都弄不出来。”

  这套东西弄出来后,从边疆到中央,收钱用钱都有了一整套规矩,签字、盖章、备案等规矩一块儿用上,贪官再想从衙门套点银子花,就没那么容易了。

  磨了这两年,渔娘觉得贺文嘉身上仅剩的少年气被磨掉了大半,捏捏他的脸,渔娘笑道:“小可怜,羡慕王苍当官当得顺利吧。”

  贺文嘉的脸颊被揉作一团,他轻哼:“不就是侍郎么,本大人早晚也能当上。”

  “你要升侍郎啦?”

  贺文嘉眉梢眼角都是笑,矜持地微微点点头:“反正姚大人是这般跟我说的,还没定呢。”

  “我的老天爷呀,姚大人说话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呀,肯定准呀!”渔娘抱着他的脸猛亲一口:“咱们贺大人厉害呀!”

  贺文嘉咧嘴笑,他也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厉害的。

  “你松开我,脸都叫你揉红了。”

  “不要嘛,再揉揉,奴家的小手暖和,贴贴,给贺大人暖暖脸。”

  “哎,别闹,我听到毛毛的声音了。”

  “胡说,毛毛今儿跟我娘去林家了。”

  “真的,你仔细听听。”

  夫妻俩在矮榻上闹腾着呢,毛毛那个小不点儿,一摇一晃地跑进来,眼泪汪汪地喊娘。

  “哎哟喂,娘的心肝宝贝儿哎,这是怎么了。”

  毛毛小鼻子都哭红了,一下扑到娘亲怀里就说:“小舅舅坏,小舅舅不抱毛毛。”

  年十三,已经长成青松一般翩翩公子的梅羡林无语地站在门口:“你也不瞧瞧自己胳膊上的肉,谁家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像你这般压手?从出门去林家我就一直抱着你,还不许我歇?”

  聪明的毛毛小肉包打小聪明,听到小舅舅说他胖,哭得更加可怜:“毛毛不胖。”

  渔娘眼睛一横,瞪梅羡林,梅羡林立刻道:“姐,你有空工夫瞪我,不如去跟爹娘他们说说,也劝一劝先生和师娘,给毛毛少喂点。”

  渔娘理不直,气也壮:“毛毛比你小时候差远了,你说他作甚?再说了,冬天孩子身上穿得厚,不一定是他胖还是他身上衣裳重呢。再说,就算他胖,你哄着他多走两步就是了,惹他做什么。”

  梅羡林冷笑:“姐,我记得我小时候对我可没这样过,你不是嫌我胖,不许我吃点心,就是催我在院子里跑圈。这才多少年过去,你可别假装不记得了。”

  渔娘抱着儿子心虚地扭开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