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和气气,实际上却都在背后悄悄议论他。

  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在乎,因为他是整个学校最有钱的人。

  他的父母最开始只是开一家小超市,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了市里出名的连锁超市,赚的盆满钵满。

  他的爸爸长得不够帅,可是因为他有钱,所以他漂亮的

  女秘书愿意和他在办公室亲嘴。

  他的妈妈长得不够漂亮,可是因为她有钱,所以外面高大帅气的男模每天对她甜言蜜语。

  由此可见,只要足够有钱,长相又算得了什么呢。

  路锡鸣少年时期的确是这么想的,最开始他在市里排名数一数二的公立学校念书,那里的学生有警察的女儿,医生的儿子,也有教师的孙女和环卫工的孙子。

  在这里的学生,大多成绩斐然,家境却各不相同,鲜少会有大富大贵。

  路锡鸣身上的名牌外套,脚下踩着的名牌球鞋,以及他书包里装着的进口零食,包括他手上的水果手机,都足以引起大家的艳羡。

  学校里的人都喊他叫哥,班上的班花被他送了几次礼物就想着做他的女朋友,校外的小混混知道他的名头,可是却连惹都不敢惹,因为每次放学,家里的司机都会开着百万豪车过来接他。

  直到他的父母花钱把他转进了国际学校。

  路父路母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他们现在是高端人士,在培养孩子上自然也要更加用心,送路锡鸣去国际学校,不仅可以提升他的素养,还能让他认识更多同阶层的朋友。

  “之前我就想说了,你们班里都是些什么人家的孩子,一点素养都没有。”

  路父在路锡鸣的面前说得唾沫横飞,“你们班经常得第一的那个女生,她爸妈是在校门口摆摊卖早点的,上次我过去开家长会,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他们身上油腻腻的包子味了。”

  “儿子,人就是得多和自己同阶层的人交往才能有进步,天天和那样家庭出来的小孩当同学,实在是太掉价了。”

  在说这种话的时候,这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早就忘了自己当年经营小超市的时候,也曾经是这些早餐店的常客。

  就这样,路锡鸣高中从公立学校转到了私立的国际学校。

  正如路父所说的那样,国际学校里的学生大多和他是同阶层的人。

  他的班级里有企业高管的女儿,明星的儿子,慈善家的孙女和政府高官的孙子。

  他们对路锡鸣的名牌外套和名牌球鞋不感兴趣,路锡鸣包里的进口零食和水果手机他们更是司空见惯。

  包括路锡鸣一直引以为傲的百万豪车,在校门口众多豪车之中都变得土里土气。

  从前在公立学校的时候,路锡鸣看不起自己身边的同学,如今换了地方,他的新同学们也看不起他。

  他们从小接受着熏陶,戴上有钱人虚伪的素养假面,在面上不会做什么,可是背后里却议论纷纷。

  他们说路锡鸣是丑八怪,多看一眼就会做噩梦,还说他是暴发户,穿再多名牌都改变不了身上那股穷酸气。

  路锡鸣从来没有这样痛苦过,他甚至设想过要找人把那些人揍一顿,就像是他从前做过的那样,花几百块钱找小混混把人打一顿,对方家长找上门来,就扔给他们几万块钱息事宁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如果他打了人,那么可能他们一家都必须要给对方卑躬屈膝赔礼道歉。

  路锡鸣觉得屈辱,隐形的校园霸凌占据了他整整两年的时间,最后他忍无可忍,在高二那年选择退学,去国外花大价钱进行了整容手术。

  他几乎把自己整张脸都给整了一遍,最后的效果也让他足够满意。

  那张丑陋的脸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新面孔阳光帅气,早就不见了当初半分的窘迫和自卑。

  他用这张崭新的面孔参加了高考,顺利成为A大心理学的学生,加入了A大的心理社团,每学期都是专业第一,但在两年后不知为何又降级调换专业。

  “心理社团……”

  兰稚青盯着资料页上这一段经历陷入了沉思。

  她猛然间想起了自己当时在专业课上见到路锡鸣时他说的话。

  当时路锡鸣说:“我叫路锡鸣,我们之前一起参加过社团活动,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竟然是他?!

  兰稚青脑中飞快闪过一段记忆,之前周老师曾经建议她可以参加心理社团的活动放松解压。

  A大的心理社团是所有社团里最特殊的,这个社团隶属于心理咨询室,面向A大所有学子开放,每月都会定期准备各种解压活动,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当时她曾经去过一次,当时心理社团的副社长就是路锡鸣。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黑发,脸上还戴着口罩,所以她后来再见到路锡鸣的时候,完全没有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

  也就是说,路锡鸣早就知道她有心理压力。

  或者更准确来说,他有机会拿到A大心理咨询室所有受访者的名单和情况。

  如果这样看的话,路锡鸣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人。

  她又露出那种超级认真的凝重表情了。

  沈寂坐在旁边观察着兰稚青的反应,他觉得可爱,习惯性地想凑过去亲她,但是却被兰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