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滨理这是干什么?
有人还在懵懂之中,有人已经反应过来。
这滨理李氏,可真是狡猾。
竟然在这个时候,向清宁公主效忠。
这不是把他们其他人,架在火上烤吗?
被迫滞留在兹於两个多月的宾客,此时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尤其是他们这段时间和兹於原本的大臣住在一起,过得可不算是什么好日子。
此时回想起来,这分明就是清宁公主给他们的下马威!
众人心中忿忿,但是却不得不面带笑容地,看着清宁公主和滨理李氏,君臣相融的场景。
郁宁没有理会旁人,听到李宗显的话后,大笑着站起身,亲自走下来,扶起对方。
“李老板愿意让滨理同滢炆岛共发展,实在是大义之举,今后还要劳烦李老板出力,同我一起发展两地之经济,带两地之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两人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后,郁宁才重新回到座位之上,向众人举杯道:“为了滢炆岛、滨理和兹於今后的繁荣、为了东南海域的百姓,大家共饮此杯!”
众人见此,心中各怀心思,也都笑着举杯道贺。
一时间,宴上一片和乐融融。
郁宁喝完杯中酒,放下后,却叹息了一声。
众人见此,不明所以。
现在这位清宁公主,可以说是整个东南海域最大的领主了,这难道还不值得她高兴。
宴上的议论声,渐渐停歇下来,都将目光放到了郁宁身上。
郁宁看着下面的人,感叹道:“东南海域领域辽阔,物产丰盛,可是一直以来,却被人视为蛮夷之地,真是可惜了*!”
在座诸位都是东南这片海域上生活的人,闻言均是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
在世人眼中,尤其是旁边的大禹人眼中,东南人确实只是蛮夷之人。
连这些东南人自己,对这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都已经习以为常,默认了这个说法。
也自觉,自己比不上中原之地的大禹正统,视大禹为天朝上族。
可是,他们心中并不是没有不平过,只是习俗成此,个人之力,难以推翻世俗之见而已。
此时,听到郁宁这位来自大禹的公主,说出这样的话,众人心中难免有所触动。
郁宁见此接着道:“吾以为,这并不是因为东南海域真的比其他地方差,也并不是东南人真的就低别人一等!”
她的语气十分坚定,所有人的注意都集中在了她的话上。
“可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东南海域从来没有超过中原之地呢?”
是呀,为什么?
东南海域物产丰富,粮食甚至可以一年成熟三季。
为什么,说到东南,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个富裕的地方呢?
同样地处东南的大禹江南道等地,怎么就能成为整个大禹最富裕的州府呢?
众人听着郁宁的话,以往心中原本没有深思的疑问,都冒了出来。
郁宁看着众人沉思的模样,微微勾唇,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给了众人足够的思考时间。
终于有人忍不住,追问出声。
“清宁公主,您对此有什么看法,难道东南海域也能发展得像大禹中原那样吗?”
郁宁闻言,哈哈一笑道:“当然!”
她放下酒杯,站起身,挥袖道:“我认为东南海域不但可以发展成为大禹中原之地那样,还可以远超中原,成为普天之下最富裕的地方!”
这话一出,现场瞬间一片嗡嗡之声。
众人议论纷纷,大多觉得郁宁这是大放厥词。
但是不少人心中,联想到滢炆岛从一片荒原发展成为现今的模样,正是出自这位清宁公主之手。
心中忍不住开始猜测,难道这清宁公主,真的有什么特殊的致富方法。
不过,也有人开始警惕起来。
这场宴席,先是滨理投靠滢炆岛,然后这位清宁公主又开始大谈东南海域的发展,这位公主的野心看来不小呀!
郁宁见此,丝毫不在意众人各异的心思,接着道:“不过,要想发展好东南海域,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众人一心,将整个东南海域拧成一根绳,共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理想!”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郁宁的心思了。
不等其他人反应,李宗显率先道:“公主英明,如果东南海域能够上下一心,并有公主这样的明主领导,何愁不能超过大禹诸州!”
兹於的旧臣也反应过来,跟着开始称赞郁宁,并断言兹於之后在郁宁手中,定然能发展得更好。
周围宾客见状,面色各异。
兹於原本的属国,淇湣的王子,突然站起身道:“清宁公主,淇湣今后,也愿追随公主,共同发展东南海域!”
这话一出,原本几个兹於的附属岛屿和同滨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