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局势变动

  郁宁看着廖蓉蓉脸上异样的光彩,突然绽放了笑容。

  “蓉蓉姐竟然还经营着船厂,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让人敬佩不已。”

  苏浮生和王桓连带翠屏都恍惚第一次认识廖蓉蓉一般,目露敬意地看着廖蓉蓉。

  “哈哈,那是,我家娘子可是丝毫不输给男子,廖家的船厂现在已经是扬州第一船厂,比之前甚至还扩大了规模呢!”

  叶泽远满面骄傲地拥着妻子,语气中的自豪得意都快溢出来了,连带着众人都又重新平复了惊讶的神情,一脸好笑地看着他。

  廖蓉蓉被自家夫君赞得不好意思,羞恼地捶了一下他的手臂。叶泽远见状,才发现自己一时不注意没保持住沉稳的形象,赶紧咳嗽两下收了声。

  似是为了转移话题,叶泽远突然提起另外一事。

  “后日船只进入荄州,将要停靠一日,你们可要下船逛逛,活动活动腿脚?”

  即将进入长江,船只停靠荄州也是为了采购物资,郁宁等人对视一眼,都提起了兴趣。

  “也行,好久没有下过船了,下去走走逛逛也不错。”

  郁宁代众人回答后,叶泽远也表示到时靠岸了,会再叫他们。

  之后两日风平浪静,郁宁等人过得也极为平静。

  这日楼船进入荄州境内,辰时三刻,船只停靠到荄州最大的码头,郁宁等人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上的人山人海,感觉自己又再次回到了尘世。

  走下楼船,坐上张川赶出来的马车,一行人向着荄州城而去。马车中只有郁宁翠屏和王桓苏浮生四人。

  云姑姑和王其仁年纪较大,不愿动弹,廖蓉蓉要照顾儿子,叶泽远要监督楼船采购的事务,所以出来的只有郁宁五人。

  荄州码头离荄州城并不远,驱马前往,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就看到城门了。

  这里离河东道禹京都较为遥远,路上倒是很少看到流民逃难的踪影。见到城门正常开着,行人进进出出,几人不由松了口气。

  襄阳城外的一幕,实在是给众人心里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阴影。

  马车随着人流进入城中,郁宁几人用的是银子开道。如今朝廷没落,天下大乱,原本管理严格的户引户籍早就没有人查看了。

  荄州地处汉水和长江的交界处,每日来往的船只不少在荄州停靠补充物资的,荄州城中也远远比郁宁等人之前见过的城镇繁华。

  现在不是饭时,几人找了一家看着人多的茶楼走了进去。张川不感兴趣,将马车停在树下,靠在车门上打盹等着。

  “几位客观是要在大堂,还是要个包间呀?”

  郁宁几人来此自然是想要听听外界的消息,闻言就选择了大堂里一个靠角落的桌子。

  叫了一壶茶,几样茶点后,郁宁等人就边闲聊着,边听着周围人的交谈声。

  “你们听说了吗?河东林氏入主禹京后,又扶持了一位新帝!”

  旁边一桌似乎是从禹京方向过来的,正在谈论这禹京的局势。

  “什么新帝,不过是林氏手中的傀儡罢了。禹京这个皇帝小儿,听说与祯文帝都出五服了。”

  同桌的人,语气有些愤愤不平,言语中对于禹京城的新皇帝没有半丝敬意。

  “哎,天下大乱,林氏窃国,也不知道陛下现在逃到了何处。”

  另外一人似乎在怀念曾经的和平,连带着关心起来弃城而逃的皇帝。

  “你们还不知道吗?”

  另外一桌的人似乎是从山南道而来,闻言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知道什么?你快快说说。”这边的人也很捧场,赶紧好奇的追问道。

  “祯文帝已经逃到了山南道的巴州,在那里重新组建了朝廷,还立了原本的大皇子为太子呢。”

  说话的人倒是没有再卖弄,三两句将自己的听闻说了清楚。见到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是一脸惊讶,他更是自得。

  “听说原本的山南刺史徐邦安,已经被陛下封为新丞相,总管朝廷所有军政事物呢!”

  “啊!”

  听到这,惊讶声更是一片,不少人还在追问原来的丞相怎么样了。朝中还有多少人逃去了巴州?

  可惜这人不过是过山南经商,零散听了一些消息而已,哪里知道这么详细的事情。

  郁宁几人没想到坐下不到半天时间,就听到了这么多消息。

  禹京被东关军占领他们是早就知道的,但是却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另立新帝了。

  也是难为他们,居然还能找出来一个皇室的孩子。最近几代皇室血脉单薄,郁宁的近亲就剩下宫中两个公主和自己的那同胞的弟弟。

  也不知道他们是何处搜寻来的。

  另外皇帝果然如同郁宁的猜想逃到了山南道,可是他竟然立了太子,还尊徐邦安为丞相。看来这个徐邦安,也并不是如传闻中的忠君爱国呀。

  “不知道襄阳城怎么样了?”

  郁宁心中理着听到的信息,一旁的王桓却突然发声问道。

  他的声音不大,不远处却有人听见了这个疑问。

  “小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