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里是个好命的,八兴坊邻里说孙豆子嫁到崔家,丈夫不着家、肚子没娃儿,是面上看着风光,实际上一团苦水。

  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孙豆子知道。

  没村里说的那般阔绰当富家管家夫郎,也没邻里说的那般苦。过日子嘛,都有磕绊摩擦,但总体上,孙豆子很是知足,比在哥嫂家强百倍。

  就说现在,孙豆子盛了两碗汤馎饦,馎饦汤是面汤,只放了些院里种菘菜,一些葱花最点缀,一点盐,这样的饭,没成婚前挑舌头的崔大宝是不爱吃的,还会发脾气。

  崔父做饭都比这个强些。

  但这会,崔大宝接了碗,二话没说抱着碗喝了干净。孙豆子吃饭慢,吃完了去洗碗,刷洗锅碗时,外头院子晒太阳的崔大宝突然说:“那锅盔太好吃了,我吃的高兴,忘了你和爹,明个我早早去买,给你们也捎带回来。”

  “你早上别吃了。”

  灶屋里洗碗的孙豆子笑了,应了声:“好。”又说:“那锅盔什么样?是干的还是稀的?”

  崔大宝胳膊肘撑在在灶屋外窗台上,隔着窗户跟豆子说:“干的,是烤的饼,薄薄的,有两种馅,你吃不惯猪油,那梅干菜也不腻味,明个我都买回来,你要是吃不惯,剩下给我。”

  “好。”孙豆子应了,“那我明个烧点粟米稀饭配着吃?”

  崔大宝点头,“可别说了,我早上买了锅盔吃,想着干巴,花了七文钱喝了碗羊杂汤,老李家的羊杂汤真不行,不如老汤家的……”

  到了傍晚,崔父回来了,见儿子在家也诧异,“你今个没跑出去?这般早回来,他是在家待了一天?倒乖觉。”

  后头话问儿夫郎的。

  孙豆子解释说:“爹,大宝晌午之前回来的——”

  “爹,我今个早上在咱们坊正街吃到了新花样。”崔大宝接过话头,跟他爹唠嗑,“我一进去,看到老汤家铺子门开了,还以为老汤病好了。”

  崔父:“哦?老汤那样不能行吧?”

  “肯定不行,他家守寡的哥儿做的朝食买卖。”崔大宝简单说完,又拐到了锅盔上,大谈一通锅盔经。

  崔父早已习惯。

  孙豆子则是忙活暮食,晌午饭吃的简单凑合,暮食这顿孙豆子上心许多,因为爹上了一日工也辛苦,吃的是蒸饭,炒了三个菜,每盘都给足了油水,用猪油炒、炖着的羊肉,但滋味实在是一般。

  崔父勉强吃了七八分,崔大宝实在是吃不下了,他家夫郎做肉食还不如晌午那碗清汤馎饦能下肚呢,崔父见儿子不咋动筷,便发愁,却也没说儿夫郎什么。

  豆子哪哪都好,就是做饭手艺不行,他家大宝爱吃,他年岁大了以后要是走了,豆子这手艺,他家大宝得饿着肚子了。

  唉。

  吃完收拾,洗漱上床。

  崔大宝:“爹,我俩睡了,你早早歇着,明个迟点去窑厂,我买了锅盔你尝了再去。”

  “知道了。”崔父含着笑意应上。他家大宝就是如此,对吃的上心着迷,要是遇到好吃的,一时忘了亲爹也是常事,但是心思不坏很孝顺,过会想起来,就得让他也尝尝。

  各门一关。

  小两口上了床。

  天热,崔大宝睡觉穿的轻薄些,孙豆子也是一样,两人成亲三年,也没最初那般害羞拘束,只是崔大宝不怎么碰他——孙豆子想,可能大宝不喜欢他吧。

  崔大宝摸了摸夫郎胳膊,细胳膊细腿的,怎么还不长胖啊,他想到什么,定定说:“明个你叫我早起,天不亮我就去正街买锅盔。”

  孙豆子:?

  “这般早?”

  “嗯。”崔大宝想多买些。

  翌日天还未亮。

  汤显灵睡饱了,说是现在起得早,但是睡得也早,天刚黑就睡,也没什么娱乐活动,跟末世三年差不多——比那会好,起码安全、食物充沛。

  没一会,东屋也有了动静。

  蒋芸醒了。

  汤显灵知道蒋芸想给他帮忙,但说实话,家里汤父蒋芸照看,他不怎么管,屋里一些杂活他就多干一些——他实在是不乐意伺候老汤头。

  照看中风半瘫老头也很辛苦的。

  可蒋芸是个吃苦的性子,他活干得多了,蒋芸是坐立难安,还会用一种‘五哥儿你也不要阿娘了吗’的可怜眼神望着他。

  汤显灵:……

  人真的很复杂,汤显灵觉得蒋芸应该听进去他不是五哥儿这话,虽然一直逃避,可对他还是很关心,想给他帮忙。

  “那娘,你把红豆煮上,我打完水,揉面来得及。”汤显灵安排活。

  蒋芸得了干活指令,一下子不愁云满布了,脸上带着笑,“成,阿娘知道了,你去吧,小心些。”

  汤显灵拿着扁担拎着水桶出门打水了。

  他现在已经能一次性挑两桶水回来。

  门一开,外头黑漆漆的,一个鬼祟人影上前。汤显灵吓得一个哆嗦,握紧了手里扁担,蓄势待发:!

  “小汤老板莫怕,是我,崔大宝。”崔大宝出声。

  汤显灵手里扁担卸了力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