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的‘门’。

  巧了,一家老小六个人都在呢,开门的正是最小的孩子港生,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江济堂和外国人帕森斯,隐隐的还有些排斥。

  可能是把他们当成那个建筑公司的人,毕竟两人这么光鲜亮丽。

  “你们好,这里是港生家吧?我们是接到你们家装修订单的人,现在房子已经装修好了,要一起去看看吗?”他开门见山,同时指着门外越野车,“坐我的车去吧。”

  港生一家面面相觑,不到一个月就装修好了?随便糊弄的那种吗?

  但想到本来就是别人送的一枚戒指换的,就是随便糊弄,他们也没什么损失。现在最重要的是有正经房子住,这里还是太不安全了,每天有小混混闹事。

  于是港生的爸爸站起来,让老婆收拾一下东西,大家一起去看看。

  港生爸爸和妈妈是老夫少妻组合,年龄差了11岁。港生爸爸额头一块青斑,一脸横肉长得不好看,这才一直没有结婚。

  但他只是长得凶,人是很好的,否则也不会愿意养老婆的前婆婆和前夫两个孩子,而且是高质量养育。

  渔村好多人说他傻,都等着他以后被白眼狼孩子赶出家门。

  其实他都做好生不出孩子,靠继子继女养老的准备,但没想到最后还能有一个港生。

  港生爸爸为人仗义,没有因为港生的出现降低另外两个孩子的待遇,还起早贪黑供着上学。而老婆婆也是知恩图报的,私下还教两个早早懂事的孩子,养恩比生恩重,就是亲爹也做不到这么好。

  所以一家人气氛融洽,完全看不出是重组家庭。

  江济堂和帕森斯坐前面,港生一家六口挤在后面,人叠人的勉强塞下。越野车上了大路,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那栋公寓楼门口。

  几个人依次下车,拿到房子这么久,这还是第二次全体过来。

  港生指着第三层朝南的角:“那是我家。”

  公寓楼的门口坐着几个大伯大娘,他们都认识港生一家:“我看你们家这些天敲敲打打的,好大的阵仗,是请人装修么?”

  “是。”港生爸爸老实的笑笑,但因为长相关系自带‘威胁’,众人顿时不语。他也不在意,带着家人上去了。

  大伯大娘一路用视线追随,人一走就窃窃私语:“没想到他家还有钱请人装修。今天还带了个小开和洋人,都是靠海吃饭的落魄户,他们什么时候和这种人物搭上了关系?”

  “谁知道呢?不过啊,他们家那个装修,你别说,真是不错,我儿子准备拆了墙学他。”

  “什么?你也要学?怎么大家都要学?”这个大伯有着明显的心动,但还是犹豫,“没关系吗?不是说有些地方不能拆么?拆了要被起诉的。”

  “我当然是问过了,他家找建筑开发公司批了条,不是承重墙,在安全范围内,也没影响别人,这才动工。像七楼那个,差点动了承重墙,让管理好一顿骂,可不能学那人……”

  港生家在三楼,他们就决定走楼梯,电梯就一个,走电梯还得排队。

  其实进了一楼,港生爸爸首先去看了水电表,发现用得并不多,他越发觉得这可能就是那种铺点塑料布,丢两张床,再拉上帘子的糊弄装修。因为很多人就是这么装修的,大家都没什么钱。

  所以,等他们爬到三楼,发现自家那铁栅栏门和小木门换成了1.2米,带猫眼和门牌号的不锈钢防盗门,心理预期极低的港生爸爸还吓了一跳。

  这门和旁边其他家的都不是一个档次,很宽很气派,钢皮包裹一看就很牢固,拿斧头都砍不动。而且门锁也很复杂,小偷看到都得选别家。真是满满的安全感。

  这栋公寓楼有点筒子楼的感觉,中间有个大的天井,还有个快两米宽的走廊。绕着天井走一圈,就把所有住户的家门口绕了一遍。

  因为室内面积小,很多人喜欢在走廊里摆杂物,甚至放桌子当餐厅用,小孩子跑来跑去。这也有个好处,邻居之间来往方便,比后世的高层住宅更有人情味。

  “这门真好看,上面还有花纹呢。”港生妈妈摸着光滑的大门,还敲了敲,不是那种空铁皮的,顿时更加满意。

  他们在海滩棚户区待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安全感’,一扇厚重的门能带来这样的安全感。

  “这个圆圆的玻璃是什么?”

  “笨,这是门镜。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但外面看不到里面。我同学家有,可神奇了。”

  “妈妈妈妈,有门铃,我们家也有门铃了。”

  孩子们没有想太多,他们纯粹为新的事物欢呼。

  外面已经给了港生一家足够的惊喜,港生的爸爸都忍不住有些幻想:也许,说不定,里面也没有那么糟。

  “这是你们家的钥匙。”江济堂把一串钥匙递给港生爸爸,鼓励他打开。

  港生爸爸深吸一口气,插入钥匙孔,咔哒一声拧开了。

  里面是怎么样的?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门推开,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1.5米宽,2.2米长的玄关。

  右边是一排钉在墙上的挂衣架,进门的时候可以挂上外套和帽子。

  左边是1.5米长,深度25厘米的贴墙柜子,上面是储物柜,下面是鞋柜,足够一家人放鞋子。有一张换鞋凳,平时用来换鞋,也可以站在上面开储物柜。凳子本身也有储物功能,打开后里面可以放杂物。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