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emsp;“这东西很贵吧?”村支书拉着江济堂到一边说话,连县城里都没有这种能把太阳变成电的东西,他们学校居然用上了。
“小同志啊, 这些东西都是咋来的呀?我这心有点儿悬哪。”
东西太好啦, 他们不配用。
“私人用,自然价格高昂, 但给孩子用,就不值什么。”江济堂笑着说。
“村里领导干部这么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不论出身, 不论男女,可见是很有远见,也肯付出行动的。老实说, 我们很愿意伸手帮助这样的村子。
“如果孩子能通过学习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我们也会觉得十分荣幸。”
村支书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握着江济堂的手上下摇:“谢谢,多谢你们。”
他们村里砸钱搞小学,被人冷嘲热讽,村里也有人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妇女主任,到处宣传让女娃儿上学,遭人厌,没想到这个小同志和背后其他人这样支持,甚至是下大力气支持。
这些桌椅这些黑板,这些电风扇和电灯,都是花了大钱,还不容易买到的。最后还让人小同志开着大车送过来,里里外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他们费一点心。
村支书越想越鼻酸:“小同志,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搞,搞出成绩来。”
主要的东西都装得差不多了,但门口还有好几个大袋子。江济堂把装着标语的袋子解开,拿出一个个背面贴着白色泡沫板,正面是大红色塑料晶片的标语。
这一次就不是他爬楼梯安装了,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来帮忙,很快,后墙就贴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下面还贴上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不织布贴画,看着更有教室的气氛了。
“这里还有些教具。”江济堂把教学用的尺子、圆规、黑板擦、圆头磁贴、粉笔等东西拿出来,一分为四,每个教室都有一套。
“都试试。”他鼓励人群里的老师出来,试试这些东西。
结果自然是很好,但他们最惊喜的还是磁贴:“这样就不需要用胶黏上去了。”
最后一个袋子,装的是本子、白纸、彩笔、彩色卡纸、颜料,还有橡皮擦、铅笔、中性笔、胶水之类的东西。本子上面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封面都被江济堂用牛皮纸替换了。
江济堂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用好,还是交给老师安排吧。
至于那些垃圾袋里捡回来的铅笔、橡皮擦和尺子,可以送给家里困难的孩子们,能省一点是一点。
到此,所有任务物品交接完毕,天也黑了。教室里的几个日光灯都亮起来,但只亮了两分钟,就被爱惜的校长给关了,只留下一盏。
现在就剩下一件事:开箱,学习使用显微镜。
他带了两个显微镜,还带了一个大的标本箱子,不过,为了让村里人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江济堂拿出两片没使用过的制作标本的玻片,然后让人从外面溪水里取一滴水来。
一个小孩儿第一个把水取来,江济堂严格按着步骤做了‘溪水’标本。他把清理完多余水分的标本放在显微镜的孔上,压住,然后打开小灯,开始对着镜头调整。
校长和几个老师看得仔细,村里人也伸长脖子。
一会儿,江济堂调整好了,他抬起头:“大队长,村支书,你们要不要看看?”
“这个精贵东西我们不懂。”大队长可不敢碰,万一碰坏了呢?
“试试吧,就这样拿着看,没这么容易坏。你们就不想看看生水里有什么吗?”江济堂笑着问。
村里人议论纷纷,这溪水是活水,干净,还有鱼虾,能有什么呢?
“你不看,我看咯。”村支书看他不动,跃跃欲试。
一边是好奇,一边是老对手村支书的刺激,大队长终于还是上前了,结果他这一看,吓得差点跳起来:“哎呀!这里面怎么还有这么小的虫子?”
“虫子?哪来的虫子?”
他们都不信,便一个一个上来看,果然看到几个极其微小的蠕动的虫子。可是外面看那滴水,那是再干净没有了。
知识的力量再一次震慑他们的世界观。
“生水里面有虫子,有虫卵,还有别的。所以卫生员才天天喊着要烧开水的嘛。”校长看他们受到惊吓,出面解释,“水烧开了,里面什么虫子都死了,也不闹肚子了。”
“是这个理。”众人一阵后怕,第一次觉得水烧开了喝不麻烦。
总比把虫子吃进肚子里强。
试完显微镜,天已经很黑了。村里人执意要留下他吃饭,但江济堂以‘有人在家等’为由拒绝。
离开前他递给校长一个信封:“如果上面有人查,你就把这个交给他。”
信封里是感谢信的复印件,还有他手写的回复:很高兴能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都回去吧,别送了。”
大队长等人提着灯来送他。在星星点点的火光中,大卡车启动了,发出工业机械的轰鸣声,年轻人看着这个庞然大物动起来,激动得脸颊通红。
路况不好,车子走得很慢,人群就一直跟着。
他们一直送他到村口。
“真的别送啦,再见。”江济堂伸手摇晃,他们停下脚步,看着它消失在黑幕中,灯光也消失了。
回到家的江济堂揉着肚子,他觉得自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