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桌椅都送进教室,钢琴放在办公室,球放进小木屋,一切井井有条。

  在众人隐隐期待的目光中,江济堂走进这间村里人引以为傲的学校。

  房子前头的地得有个两三百平米,虽是泥地,却很平整,似乎用重物来回碾压过好几遍。现在两个篮球架一左一右放着,有几个小孩抱着篮球兴奋的玩着拍皮球的游戏。

  而和‘操场’连着的就是四间红砖房子,每一间都带着两扇玻璃窗户和一扇木门。宽宽的屋檐下挂着不知道哪儿来的铁锹头,大概是作为‘上课铃’用的。

  教室里,桌椅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此刻正有人抬着讲台桌进来,并且挂上三米长的黑板。

  “上一点,哎哎,歪了,往左,再往右……”围着教室的村民在那瞎指挥,气得几个抬着黑板的年青人都要撂担子不干。

  好在最后黑板还是装好了,窗口探过来几颗脑袋,脸上都是皱巴巴的老橘子皮,目光里那对神圣知识的向往却一如当年——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

  “真好看啊,咱们孩子以后能坐在这么好的教室里学习?”

  “还是新社会好,我老马家也能上学认字了。”一个老人笑得眼褶子都闪着泪光。

  “你老马家祖上可是富农。”

  “富农咋了?富农也是一天两顿,一顿干一顿稀,富农不也是泥腿子?书记,啥时候开学?我让几个孩儿都来上学,女娃子也来上学。”

  “可说好了,女娃子也来。”村支书还没说完,村里妇女主任先应声,“这么好的学校,咱不能让它空着,女娃子也得来上学。”

  “女娃子上学没啥子用。”人群里一个老人低声哼哼。

  “你说没啥用就没啥用?你是领导?领导都说有用,你说没啥子用,你比领导还能?”

  村里人讨论得热闹的时候,安排完布料入库的大队长急匆匆跑来,生怕自己错过。

  “小同志在干啥呢?”

  “摆动那个铁叶子哩,我也不晓得他干啥。”

  江济堂已经把两个电风扇和两个日光灯拿过来,村里没人会装这个,没关系,他会。

  他们就看着这个白白净净的城里小伙戴上安全头盔,搬过来高脚凳子,然后从一个箱子里拿出锤子、钉子之类的东西。

  “小同志,你这是干啥?”

  “装电风扇,装电灯。”江济堂找到了位置,已经开始砸钉子了。

  “啊?”大队长一愣,犹豫着问,“要扯电线过来吗?”

  虽然他们村里已经扯了电线,还安装了大喇叭,可这个东西实在贵,账户上没什么钱了。

  “不用,我带了太阳能发电板。”

  “那又是啥子?”

  这下就是最聪明有知识的校长都没听懂:“太阳能发电板?”

  江济堂也没解释,他在两边墙上装好电风扇,再在天花板上装了日光灯,把电线拉好,固定住,再装好开关。

  村里人看着他坐在两米高的高脚凳上仰头作业,都替他操着心,还好人还是安安全全下来了。

  接下来还有其他三个教室,虽然他们有心帮忙,但电风扇和电灯太贵重了,他们又不懂,就不敢动手,只能看着江济堂熟练地装好。

  最后便是太阳能发电板,这个稍稍容易点,在屋顶安装好,接好线,最后将开关等物固定在学生们接触不到的位置。

  蓄电池里已经有一些电,接上之后打开开关,灯亮了,电风扇也摇着头转动。

  光落在那一双双惊喜的眼睛里,风吹着他们的脸,每个人都有一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梦幻感。

  “没风,铁风车咋转哩?”

  “妮儿,爷带你去吹风。”

  深秋的季节,冷得都穿上薄袄了,这会儿却有一群傻子一个个进来感受风扇吹出的风。风扇头往哪儿摇,他们就往哪儿走,四五十的人,和他们的孙孙一样。

  生平第一次,他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大家都吹风去了,人群中只有校长激动地指着屋檐上那些光伏板,那双已然苍老的眼睛里猛地绽放出对知识的渴求:“我能学吗?”

  “能。”

  “真好,真好。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176章

  江济堂把围着太阳能发电板团团转的校长拉过来, 教他看显示器上的电量,也和他讲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原理。

  五四年联邦就有太阳能电池了,平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阴天或者太热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电灯和电风扇使用。

  当然,说这么多也没什么用,得有材料。

  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年代末送出去的那一批太阳能光伏板, 不知道会不会加速这个世界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呢。

  “暗了开灯, 热了吹风, 这么好的条件要是读不出东西,我把他们腿打断。”大队长背着人用胳膊擦擦眼睛,转头又是一副死板老人家的模样。

  考虑到电量不足,每间教室只有两根日光灯和两扇电风扇, 后世人肯定觉得少,但他们拥有的太少,此时已经有了被馅饼砸晕的晕晕乎乎。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