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个人,还没招满。

  方青的脾气不算好,稍有不合格的工作会被她大骂一顿。

  因为她严谨、细致、认真负责。

  当方青刚得到要带一个似乎是走后门的新人的消息时,差点对彭远山破口大骂,甚至要“大义灭亲”举报这个滑不溜丢的破厂长。

  不过彭远山也知道这个老伙计的脾气有多火爆,一说完就把许域的满分卷子塞给方青。

  “看看吧,那孩子写得试卷,比你前面几个招的还好,我可没胡来。”

  方青骂骂咧咧地扯走那张试卷,脸色由黑转白,“还真是个好苗子,哪找到的?”

  “刘老先生在这边收的一个徒弟,小伙子挺较真一个人,写完还检查了好几遍呢。”

  方青最讨厌吊儿郎当的人,听到后心里接受了不少,“行吧,我再看看。”

  许域来之前昨天刘树人已经和他说过,带他的老师傅是个脾气比较暴躁的大娘。

  当看见方青挑剔的眼光盯着他,有些紧张,帽子已经在门口还给了刘志远,摘掉帽子有些冷,但许域手心还在冒汗,努力不把视线移开正前方。

  方青见到的许域就是个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人,长得倒是一副好皮囊,琉璃般的眼睛只知道茫然地看着她。

  有点笨笨的。

  也不知道叫她一声师傅。

  “行了,别傻站着。你这一个月里工作就是和我先熟悉一下工作流程,你先看着,不能一个人动手!”

  方青说完又感觉语气有些不好,缓了缓,“你才刚来,不要急,等你真正上手再开始。”

  许域眨了眨眼睛,刚刚盯太久眼睛都酸了,乖乖地回了句,“好的,方老师。”

  不错,还知道叫人。

  老师也行,听起来比师傅更年轻。

  方青矜持地点点头,“先带你去换身工作服,工作时间以后你就穿那套衣服。”

  “好。”

  许域随着方青来到库房,语调平缓,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咱们质检员的工作首先要对各种生产原料进行检验,达到标准的才能投入生产,所以我们的日常工作对于产品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细致检查,不确定的就多检查几遍,实在不确定的一定要去多问几个人,不能敷衍了事!”

  “生产时的中间产物也要抽检……”

  “还有成品也要依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测……”

  “每次都要把检验结果认真记录,包括编号、项目、次数、日期,还有其他的我之后详细和你说。接下来的一个月你和我一起都要写,写完要给我改。”

  说话的声音盖过了造粒机的咕噜咕噜声,稳稳地落在许域心里……

  今天是1974年12月25日,全国城乡陆续举办《科学教育影片展览》。

  化肥厂本为“农业学大寨”运动而兴起,对于支援农业有密切联系的科教影片中的《巧用化肥》自然是热烈捧场,结束大半天的熟悉工作,化肥厂组织所有工人一同前往电影院观看影片展览。

  陈源和许域在门口成功汇合,唧唧喳喳地聊他一天的所见所闻。

  化肥厂百来号人去电影院是走过去的,神色激动得很。

  路人看到聚在一起看着这群人眼里满是羡慕,于是化肥厂的工人头抬得更高了,腰杆子也挺得直直的。

  《巧用化肥》选取内容是些简单的普及知识,合理的选肥方法、一些施肥的方法、还有些搭配使用。

  陈源看见自己操作过的叶面喷施,搂住许域的胳膊摇晃,惊声道,“快看,这不是你教给我们的嘛!”

  陈源的音量不算小,引得周围的人听到动静后纷纷盯着他们。

  许域制止了陈源的小动作,尴尬地向别人表达歉意。

  “小声点,我那就是听别人乱说的。”

  声音却不是很小,不少人听到这番话后转回了头,不再关注他们。

  许域凑到陈源耳边,小声道,“我不想当大名人啊。”

  其实许域早在双抢称任务粮后就声名远扬。

  新昌县公社下的大大小小八个大队谁不知道许域的名字,只不过大家都还没见过这号人。

  《巧用化肥》看完其实有些无聊,无一点趣味性可言,但化肥厂的工人和化肥息息相关,他们已经爱上了这个名为化肥的东西,怎么看,都是一个好的。

  看完影片时间不算早了,今天轮到陈源做饭,许域要去一趟供销社买狗皮棉帽,于是两人分开。

  一整天许域都和方青待在一起,中午没有时间出去买帽子。

  价格和刘志远说得不差多少,五块钱外加三尺的布票。

  王艳拿出所有的棉帽,许域一一试戴,不停地埋进内里嗅,经过鞣制处理的帽子还是有些怪味,许域的鼻子都要快失灵了。

  最后艰难地选择了一顶看起来最端正、最好看的一顶。

  王艳在一旁笑道,“你回去多晒晒,晒完味道就不重了。”

  许域捏着一只帽耳,叹气,“好吧。”

  路上在饭店里遇见了刘树人在吃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