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

头看向陆祈,似是在等他的答复。

  她等了很久。

  片刻后,陆祈才缓声道:“下月初,陈家祖母生辰,哥哥带阿念去看看如何?”

  “好呀!”陆念安点头,心下也有一些期待。

  陆夫人便也放下心来,她年纪上来,易倦,便先回屋歇息。

  临走前,又让兄妹两再坐坐。

  只是已是深夜,陆念安同陆祈都没有呆太久。

  长廊外是小雨淅沥,春日里时常有雨,水雾弥漫开,也将明灯的光芒稀释。

  有浅淡地冷香同雨水混合,下一瞬,陆祈撑开伞,一把伞同时罩住了两人。

  陆祈送她回北院。

  很快,陆念安却从伞下绕了出来,她仰起头,语气中有炫耀地意味:“哥哥,阿念会自己撑伞回去。”

  陆念安从前最讨厌下雨天。

  因为雨水湿漉,因为雨天比往常更黑。嬷嬷便笑她是黏人精,不论去哪儿都要缠着人。

  可陆念安觉得这两年,她是有成长一些的。

  此刻从秋菊手中接过油纸伞,自己撑开走近雨下。

  她想起从塞北到上京,要连着赶小半月的路。

  即便很想再和哥哥呆一会儿,可陆念安已经学会了懂事和克制。

  她仰头同兄长告别,几丝碎发跟着滑落至脸侧,遮挡住她耳后那颗细小的红痣。

  临走前,陆祈抬手,指尖落在她耳侧,没有停顿,只顺手将她散落的碎发拨到耳后。

  他柔声夸她:“阿念很乖,明日见。”

  “哥哥也明日见!”

  陆念安忽然很开心。同哥哥和好以后,只感受到一切正逐渐回到正轨。

  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四下静谧的夜,她撑伞走近雨中,这两年她好像的确稳重了不少,连青竹此刻都忍不住感叹声。

  青竹当然也有些欣慰,侧过头,原以为也会在陆祈面上看见同样的欣慰时——

  他双眸平静,直视着眼前小姑娘的背影,却没有任何表情。

  竟实在看不出一点欣慰。

  *

  回院后,陆念安先泡了个澡。

  温热的水缓慢将她裹住,陆念安感受到自己正一点一点静下来。

  她一时犯懒,便比平日里多泡了一会儿。没多久,又感觉头昏脑胀,已经晕乎乎起来。

  等上了塌,秋菊端来一碗安神的汤,问她:“小姐今日可是有睡意了?”

  陆念安将汤一饮而尽,却还是摇头。

  方才在水中,她原以为自己已有了几分睡意,可此时一上塌,又尤为冷静地清醒回来。

  好在她早已习惯一夜无眠,此时熄了灯躺下,开始看着窗外明月发呆。

  陆念安失眠的这个毛病,是近一年才察觉到。

  起初还只以为是不困,可随着时间的后移,在她连着一月都没睡好以后,终于害怕地将事情告诉了陆夫人。

  陆夫人请来的大夫说她是精气神衰弱,从此陆念安便开始喝这样的安神汤。

  好像一点用处也没有。

  至少用了大半年安神的方子,陆念安也未曾睡过一个好觉。

  她曾为此感到苦恼。

  头一个月开始失眠时,陆念安总是去强迫自己闭上眼。

  她太想睡着了,可越这般想,越清醒。

  而陆念安现在喜欢数星星。

  许是今夜累了,没数片刻,她终于阖上眼眸,浅眠过去。

  她浅眠睡去时,刚好夜半三更。

  西院书房内仍点着灯,莲叶被唤过去一趟,两柱香燃尽以后,她方从西院走出,再度回到北院。

  回到陆念安身边。

  *

  翌日一早,王太医提着竹木编制的药箱子,踏进了北院的门。

  彼时陆念安还在喝甜粥,她未梳头,乌发乖顺地搭在肩侧。

  直到院外的门被人敲响。

  这个时间段,嫌少有丫鬟小厮来北院。

  秋菊有些疑惑走到院中,一边推开门,一边仰起头看门外是谁。

  门外的王太医提着药箱,也正巧抬眸看向她。

  从宫中出来的人,大多是人精,都谦卑地很。此时面对一个小丫鬟,王太医倒也和颜悦色,解释:“秋姑娘,是今日一早,陆大人传令让我来看看你家小姐。”

  王太医来过北院几次,也在秋菊面前混了个眼熟,这话一出,便很快被秋菊领到里屋。

  他一边放下药箱,一边又问:“夜里难眠大多是精气神衰弱没错,还有极少部分也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