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盾构机试验,震惊全场,酒神虎将
r />
几个施工人员正在浇筑混凝土,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
原本李爱国打算搞一个注浆系统的。
只是这注浆系统需要动力支持,蒸汽机带动刀盘已经有些吃力了,便放弃了注浆系统,改用人工来处理。
见李爱国过来,操做班的正班长过来汇报情况,李爱国给出了点评。
“刘操作,你们今天的操作从整体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没有及时调整挡板,应对地质变化,要不然的话,完全不需要开启辅助柴油动力。”
“爱国同志,我都记下来了,您放心,晚上我们会连夜训练,保证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刘操作重重点头。
李爱国了解这些老同志的性子,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用紧张,这只是第一次操纵盾构机,你们已经做得很合格了。
晚上就不要加班了,休息好了,精力充沛了,才能更好的应付突发情况。”
李爱国的态度让刘操作暗暗松了口气。
能够成为盾构机操作班的成员,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
刘操作不允许自己因为个人技术原因,扯了操作班的后腿。
这时候,陈局走了进来,询问了情况。
得知一切正常,陈局也松了口气。
“你这盾构机今天完成了十米的掘进量,还没有可能再提升速度?”
陈局话刚出口,就觉得自己有些贪心了。
十米的掘进距离已经超越了一半工程人员的想象。
李爱国从刘操作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手说道:“这还是试验阶段,经过改进的话,也许能提升到十二米。”
“十二米”陈局的脸色有些动容了,他又问道:“这种大型设备,那如何安排呢?”
刘国璋走了过来:“制造工作还是交给我们铁道研究所吧,具体制造由前门机务段负责,维护由铁道兵这边负责。”
这三家都是保密等级比较高的单位。
“这样最合适。”李爱国点头。
陈局也欣然点头同意下来。
工程局拿到了第一台盾构机的使用权,铁道技术研究所拿到了技术指导权,前门机务段得到了生产订单,铁道兵拿拿到了维保“订单”。
四家都分到了一块馒头。
有了理想,现在又有了共同的利益,四家本就关系密切的单位,现在更是拧成了一股绳。
“尺寸呢?你这台盾构机是根据这条隧道设计的,刀盘尺寸是十米,有没有可能更小一点,或者是更大一点。”
陈局看了看盾构机,解释道:“目前国内隧道的标准是单线隧道宽度4.9~5.6米,双线隧道宽度一般为8.8~10.6米。”
“尺寸确实可以缩小或者是扩大。”李爱国指了指后面的行走部说道:“这玩意本身就是按照火车来设计的,现在用来开凿火车隧道,不用担心尺寸问题。”
“也是啊。”陈局明白了李爱国的意思。
李爱国使用蒸汽动力作为盾构机的动力,本来只是迫不得已,没想到算是歪打正着了。
陈局看看盾构机,是越看越觉得惊叹。
盾构机的尺寸可以改变,也就意味着以后盾构机不但能用于地铁,还能用于铁道隧道,以后国内的铁路工业建设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什么叫做凭借一己之力助推工业发展。
这就是了!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陈局也没闲着,拉来各个部门的大领导来到工地参观。
当然了,相关的保密工作已经做到位了,盾构机的外面被遮掩上,关键的管路全都做了伪装。
“刘老,这盾构机的挖掘深度能达到一百米,还特别安全。”
“张部长,你瞅瞅,爱国同志搞出来了一个好玩意,咱们的地铁要是采用深埋的话,完全没有技术压力。”
陈局的目的是为了造势,团结能够团结的力量。
事实上,这些大领导们本来也倾向于深埋方案,只是苦于技术压力,才没有发表意见。
现在看到有了盾构机这种神器,他们纷纷表态,会在大会上支持工程局的深埋提案。
一时间,关于浅埋还是深埋的争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李爱国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并没有掺和其中,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挖掘隧道上。
毕竟,只有按时完成了隧道挖掘工作,证明了盾构机的实力,才能让对手无话可说。
不过今天李爱国却不得不抽出时间,陪同陈局和刘国璋接待一位首长。
“首长,火车司机李爱国向您报道!”看到这位喜欢喝酒的首长,李爱国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浅埋和深埋争议的影响程度了。
首长组织一江山岛战役,随后坐镇金陵军区,大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
现在千里迢迢来到小西山,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看一眼大机器,更重要的目的应该还是为了为工程局站台。
首长跟李爱国握了握手:“你就是李爱国,也就一双眼,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