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纸上谈兵,火炮的未来发展方向,易

  “爱国,你这次肯定是要中大奖了。”老猫沉思了片刻,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这么一说,李爱国有些期待了。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走得快了容易摔跟头。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吃多了不消化。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协助周总工在国内挑选出十五家具备生产配件能力的工厂。

  “国营庆华工具厂(北安)

  国营112厂

  国营617厂

  沈阳51兵工厂

  国营724厂

  ”

  近炸引信被拆分成一个个零部件,李爱国将每个分部件的图纸交代保密员的手中,由保密员担任专员前往各家工厂监督生产工作。

  保密员除了要沟通生产工作外,还要负责工厂的保密工作。

  这项工作特别重大,在农夫的支持下,李爱国从气象站调取了一个行动队,行动队一共有三十名队员,个个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同志了。

  在誓师会议上,章队长阐述了具体任务,喊了声:“稍息”

  他扭头看向李爱国:“司机同志,你来讲几句。”

  李爱国目光在那些队员们的脸上滑过:“各位,这次的任务你们已经清楚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那些队员们神情一凛。

  李爱国接着说道:“但是,要是我告诉你们,这次的任务关系到未来几十年内,我们炮火的强度,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举起铁拳,你们会怎么想?”

  队员们齐声大吼:“报告,我们一定坚定意志,绝对不允许图纸出现任何差错,以生命来保护图纸,绝对不允许泄密事件发生。”

  李爱国缓缓点头:“图纸已经被定为绝密级别,您们到了地方工厂后,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直接就地处理。”

  所谓的就地处理,等于是具备了独立的调查权。

  这等于是给队员们配备了一面护盾。

  “致死捍卫机密!”

  “致死捍卫机密!”

  “致死捍卫机密!”

  口号声回荡在气象站的上空。

  李爱国对这些队员都很放心,在把他们派遣到地方军工厂后,便静静等待七机部那边通过申请。

  只要申请通过,就可以开工生产了,介时,李爱国也能从近炸引信项目中抽出手,集中力量研制铁路网。

  队员们在抵达地方军工厂后,迅速展开工作,李爱国和周总工坐镇京城,筹备生产准备工作。

  就在李爱国在208所忙碌的时候,易中海正喜气洋洋的捯饬了自己。

  就在两天前,易中海终于成功说服贾东旭当自己的干儿子。

  三大爷扒了一晚上的通历,今天就是这个月唯一一天的好日子。

  这可是一件大事,易中海一旦有了贾东旭这个干儿子,以后就不用发愁养老的事儿了。

  现在贾东旭还有了儿子,他等于是白捡个干孙子。

  以后贾东旭老了,棒梗再续上,他就算活到一百二十岁也不用担心养老了。

  最关键的是,贾张氏被踢回了农村,贾家的负担减轻不少。

  等再过几个月晋升考试的时候,易中海出把力,贾东旭晋升为二级工的话,这每个月的钱足够一家人花,不需要易中海的接济。

  易中海等于是不用花费一分钱代价,就捡到了一个养老人。

  岂不美哉。

  易中海本来邀请亲朋好友来见证他易中海有儿子了。

  但是,聋老太太却提醒他要小心谨慎,不要惹人眼。

  易中海虽不情愿,却还是听了聋老太太的意见,只是决定请几个厂领导,在家里准备简单的席面。

  易中海换上中山装,头上摸上头油,让一大妈去菜市场买一些青菜、几斤肉。

  他自己呢,背着手来到了南易家门口。

  “南易啊,今天晚上有空吗?”看到南易正在帮着梁拉娣修理电动缝纫机,易中海直接开口了。

  “是一大爷啊,快请进。”南易虽看不上易中海,不过考虑到人家是四合院的一大爷,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的。

  易中海摆摆手,直接说明来意:“我晚上想请客,大概十五六个人吧,凑成两桌。你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帮着做顿席面,磨炼一下厨艺,我也是为了你好啊。”

  听到这个,南易有些不情愿了。

  他经常帮人做席面,但是人家真给钱啊,每桌席面能挣一块钱呢。

  很显然,易中海是准备空手套白狼。

  只是南易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暗暗给梁拉娣使眼色。

  梁拉娣是个泼辣的性子,才不管什么一大爷呢。

  她走上前道:“哎吆,一大爷,您真是大好人啊,知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