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插队的人,李局长,电热伴带
221厂的老工人们总爱用暗语称呼这片戈壁——“草原“。
“草原“这两个字在保密守则里划着重点红线。
新来的大学生们要是问起,老师傅就眯起眼笑:“咱草原人住草原,天经地义么。“
李爱国本只当这是句俏皮话。
直到他跪在行军床边铺草垫,帆布缝里突然钻出几茎灰扑扑的骆驼刺,才咂摸出这称呼的深意。
“戈壁滩的草都长在石头缝里,跟221厂一个脾气。“
“开局一帐篷221厂果然是干大事儿的!”
晚上,李爱国打个充满开水味道的饱嗝,斜靠在床上,抄起三节手电筒肝了一阵子书。
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得省着用,李爱国放下书,便陷入了沉睡中。
戈壁滩半夜气温直逼零下二十度,李爱国被冻醒后,牙齿磕得咯咯响。
老猫特别警省,听到隔壁李爱国传来的动静,他隔着帐篷喊:“要不要发扬阶级友爱?“
李爱国想了想对方那双堪比生化武器的臭脚丫,摆摆手:“谢了,我还是跟沙枣树抱团吧!“
他数着西北风掠过钢索的尖啸,把四大件都套在身上,再裹上一层棉被,浑身顿时暖和了起来。
zzZZ
翌日清晨,天还没亮透。
戈壁滩的寒风裹着高音喇叭的粗粝声线,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旋律撕扯得支离破碎。
李爱国一个激灵从行军床上弹起。
他掀被就要往外蹿,老猫举着芨芨草扎的扫帚堵在门口:“新兵蛋子,先给屋子剃个头!“
李爱国还没明白过来,帐篷顶的积沙已经簌簌往下掉,在晨光里腾起金雾。
这招是草原人祖传的手艺——三天不扫沙,帐篷变坟包。
等老猫扫完帐篷,221厂四分厂的送水车吭哧着爬过了沙梁。
车头“抓革命促生产“的红布标褪成了粉白色,在柴油黑烟里猎猎翻飞。
取水长龙早已蜿蜒四百余米,搪瓷缸撞击腰带的金属声与呵出的白雾交织成忙碌的晨曲。
这里的水电由221厂四分厂负责。
帐篷区也拉了水龙头,但是此时已经被冻住了,早晨的生活用水只能依靠水车。
李爱国脖子上随意耷拉着一条毛巾,正盯着那结冰的水龙头出神。
冷不丁,身后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呼唤:“爱国同志,你也要留在 221厂打攻坚战?”
他连忙转身,只见周筱梦笑意盈盈,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在她通红的小脸上肆意漾开。
女研究员冻得微微发红的鼻尖,为她原本的知性气质添了几分俏皮的稚气。
在她身后,跟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同志,笔挺的中山装兜里,别着三支钢笔,一看便是知识分子的派头。
刘虹的圆脸冻得红扑扑的,像极了熟透的红苹果,她时不时踮起脚尖,朝着队伍前面张望着。
“周同志,你好。”李爱国随意打声招呼,跟着队伍往前挪了两步。
此时的队伍足有四百多米,要排到水车前,估计至少得半个小时。
‘每天浪费半个小时,一年就是一百八十个小时,七点五天。要是能把这一星期时间节约下来,种蘑菇的进度肯定能提升不少’
李爱国打量了一下远处的水管,正准备思索该如何给水管解冻。
“筱梦,虹姐,把盆给我!“王守业突然拔高的嗓门刺破凝滞的空气。
他说话时总爱扬起下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随时准备给谁扣顶“思想落后“的帽子。
“这,这不合适吧大家伙都在排队。”周筱梦诧异的看着王守业。
刘虹噗嗤笑出声,拽着周筱梦往后退了半步:“让咱们王技术员表现表现。“
“不用了,我还是排队吧。”周筱梦把水盆子缩到身后。
这细微的抗拒却像火星溅进油桶,王守业一把夺过两个水盆,转过身跑了过去。
他直接插到了一个小伙子的前面。
“诶诶诶,你插什么插,排队去!”小伙排了半个小时队早就着急了,当然不干了。
王守业仰着脑袋:“知道我是哪个厂的吗?”
“啊”小伙子眼神中闪烁出一丝疑惑。
“一分厂技术研究部,负责铀部件生产的,铀浓缩车间三组正在等我的数据呢,知道吗?”
王守业一边说着,食指还重重地戳在小伙子的肩章上,盛气凌人:“朋友,我每耽误一分钟,蘑菇云就晚腾空六十秒,你不是让我插队,是在为制造大蘑菇做贡献啊。”
这话一出口,人群顿时泛起一阵骚动。
几个老工人把烟头按灭在冻土里,穿劳动布工装的青工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被插队的小伙子盯着自己露出棉絮的袖口,喉结上下滚动:“那那您先.“
“早该这么明白事理!“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