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抵达221,邓老

  车队驶过转接点时,轮胎在戈壁砂砾上碾出尖锐的脆响。

  李爱国望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红色界碑,铁灰色地平线正被西北方向的赭褐色砂砾取代。

  他知道,真正的征程此刻才拉开帷幕。

  虽然陈文才事件给年轻技术员们蒙上过阴翳,但此刻车箱里《勘探队员之歌》的旋律依然昂扬。

  周筱梦抱着帆布挎包蜷在角落,前两日还低垂的眼睫此刻重新扬起,偶尔跟着旋律轻叩指节,碎发在颠簸中勾勒出柔和的弧度。

  车队经过两天奔驰,终于抵达了一个小县城郊区的火车站。

  说是火车站,其实就是一座孤零零的简易小平房立在铁道边。

  破旧的站牌早就在风吹日晒中龟裂,漆面斑驳,看不清楚站名。

  据马冬学介绍这是海晏站。

  海晏是距离221厂最近的一座小城市,同时也是221厂跟世俗的分界线。

  一个小年轻技术员从卡车上爬下来,有些好奇:“马领导,为什么咱们不直接乘坐卡车前往221厂,而要在这里换乘火车?”

  几个年轻人立刻围成半圆,三十多张晒得发红的面孔都转向马冬学。

  “你们已经是221厂的职工了,告诉你们也不算违反保密规定。”火柴上擦出橘色火星,马冬学深吸一口大前门,烟头明灭间解释道:

  “往西三十里是无人区,一旦卡车出了事故就得出人命。

  更重要的是,使用物资和人员使用火车专列运输,更便于管理,有利于保密。

  你们记住,过了海晏,抵达221厂这段区域,一旦发现有卡车运输,马上汇报给保密部门。”

  那些年轻人仔细一想,纷纷点头:

  “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是啊,保密部门的同志确实有办法。”说着话,马冬学抬眼看向老猫。

  老猫注意到他的眼神,嘴角抽抽两下,这种专线运输的办法确实是他向九局保密处提供的,但是真正的来源却是火车司机

  现在功劳全算到他的头上,是不是不太合适.老猫扭动僵硬的脖颈,冲远处打了个手势。

  远处传来铁轨震颤的嗡鸣,草绿色的专列正撕开晨雾驶来。

  负责运输的火车司机和乘务员全都是221厂的人。

  乘务员肩上的五六式冲锋枪泛着冷光,枪管随着查验动作不时扫过众人前胸。

  经过严格的盘问和查验后,李爱国和张严以及那些小年轻们登上了火车。

  火车并没有固定的发车时间,在老猫和张严出示了证件后,火车立刻鸣笛两声,冒着黑烟启动了。

  车速很慢,越向西走越感觉得荒凉,过了海晏就很难看到树木了,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一派萧瑟甚是苍凉。

  火车经过了“窑厂”、“二现场”等停靠站即抵达了它的终点——保密厂。

  据张严介绍,所谓的保密厂不是一座工厂,而是一个庞大的机务段。

  机务段由军马场的铁十师十六团负责,从全国各地来的物资在这里集合。

  李爱国走下车,果然在几条叉线上停着许多标有“02单位9002工程处专用车”字样的货车车皮。

  221厂也并不仅仅只有一座工厂,而是由总厂,一分厂,二分厂等十几座工厂组成。

  清晨,第一缕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在221厂上空。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身着藏蓝色、黄褐色工装的同志,他们脚步匆匆,分工协作,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息,那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使命感。

  李爱国感觉自己好像从水底一下子冒了出来,耳边充满了汽笛声,恍惚回到了前门机务段。

  正恍惚着,远处有一辆蒙了帆布棚的嘎斯卡车行驶过过来。

  “大家伙都上车吧。”那些年轻技术员在马冬学的安排下上了嘎斯卡车,看来这车应该是公交车。

  此时负责运输计算器的卡车也抵达了,李爱国正准备招呼装卸车,周筱梦跑了过来。

  “司机同志,咱们以后也许不会再见面了,谢谢你一路的照顾。”

  还没等李爱国来得及回应,周筱梦便甩着她那俏皮的两个马尾辫,快步跑开了,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

  “走吧,九所一室的领导正在等着咱们。”在老猫的催促下,李爱国收回目光,爬上了嘎斯卡车。

  卡车缓缓启动,一路扬起滚滚灰尘,朝着目的地奔驰而去。

  这年月的 221厂,更像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正在施工的现场,很难找到一条像样的公路。

  李爱国坐在车斗里,目光随着铁轨延伸的方向望去,只见铁轨沿着道路蜿蜒前行,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尽头。

  路边时不时能看到一个个小站台,看来 221厂的内部应该是通过铁轨紧密连接起来的。

  这些铁轨就像脉络,维系着各个部分的运转。

  “爱国,你是第一次来 221厂,按照规定,我得跟你介绍一下这里的保密规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