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全国支援,光刻机组装完毕,陈雪茹

; “解放后,我们翻了身,成为了正式工人,还当上了眼镜行的主人,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国家有需要,这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爱国听着他们质朴而又真挚的话语,心中一阵感慨。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是如此的纯粹和坚定。

  有了这几个国内顶尖的磨镜师傅的加入。

  光刻机所需要的高质量石英透镜就有了着落,建造光刻机的关键一环得以顺利推进。

  *****

  半个小时后。

  京城大来精机厂,这座京城惟一能生产照相机的工厂,也迎来了两位神秘的不速之客。

  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另一个也穿着灰色中山装。

  “陈厂长,我们需要你们帮忙制造两套机械快门系统。”

  李爱国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图纸和一份文件递给了一脸茫然的厂长。

  “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我们是什么人,我们现在就要,时间紧迫。”

  陈厂长听了这话,微微皱起眉:这两人是谁啊,口气这么大,竟然跑到照相机厂充大爷?

  这是高精端的照相厂,不是落后的轧钢厂!

  但当他的目光落在文件上时,神情立刻紧张起来。

  “请首长放心,我们大来精机厂保证完成任务!”

  陈厂长站起身,庄重地敬了个礼,然后立刻下达命令,让设计部门暂停新款 135旁轴相机的设计工作。

  面对那些满脸疑惑、不理解的工程师们,陈厂长大声说:“不要问为什么,不要问这些配件要送到哪里,现在国家有紧急任务,我现在就要!”

  大来精机厂作为国内唯三能够生产照相机的工厂,地位很不一般。

  陈厂长作风霸道,能够让他如此重视,由此可见这次的任务来头不小。

  那些工程师们顿时都提起了精神,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忙碌了起来。

  傍晚时分,李爱国顺利拿到了精度达到 0.5秒,可以手工控制曝光时间的快门。

  他仔细测试了机械快门的各项参数。

  临行前,一脸严肃地叮嘱陈厂长和那些参与制造的工程师:“感谢你们的帮助!不过还有一点我需要明确,这件事需要严格保密,绝不能透露给任何人。”

  “您放心,我们绝对保密!”陈厂长和工程师们异口同声。

  *****

  第二天早晨八点,京城机械厂的厂长办公室内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个身穿蓝色工装,另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

  啥?李爱国的灰色中山装呢?

  被小红升浇了水,这会搭在四合院的屋檐下晾晒内。

  “刘峰厂长,你好,这是我们需要的东西,现在就要!”李爱国一边说着,一边递出文件和图纸。

  图纸上画的是手动 X - Y平移台,要求可以通过千分尺调节,精度约±5微米。

  这可是光刻机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车间主任来到厂长办公室,厂长冲着车间主任递出图纸:“现在就要。”

  梁拉娣来到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冲着梁拉娣递出图纸:“要。”

  梁拉娣:“.”

  车间主任递出两张布票和十五斤小站稻米:“报酬!”

  梁拉娣:“^_^!”

  *****

  同样的场景,在魔都高精密仪器厂、重庆光学仪器厂、吉春国营化工设备厂、川省化工厂等全国各地三十多家工厂轮番上演。

  那些不速之客,无一例外都身穿灰色中山装,手持一份特殊部门的文件,和一张图纸。

  图纸上的设备稀奇古怪,设计复杂。

  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看了之后也一头雾水,完全看不出具体用途。

  他们满心疑惑,想要询问,却被一句“保密”给硬生生地堵了回来。

  而且,这个特殊任务的级别特别高,几乎和整治任务的级别相当。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工厂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全都极力配合。

  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双目显微镜、旋转涂胶机、显影槽、蚀刻槽、氢氟酸、重铬酸盐明胶等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了京城。

  李爱国站在堆满材料的仓库里,看着眼前这些凝聚着无数人心血和努力的物资,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也只有借助铁道部门庞大的物资筹措能力,以及气象站的特殊权限。

  以及工人师傅们的思想觉悟高,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凑齐这些原本不属于这个年代的先进设备。

  传说中的手搓芯片,压根不存在。

  光刻机的组装由魔都精密仪器厂和吉春化工设备厂,以及另外三家精密工厂的老师傅负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