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黄森回京,易中海面试,掩膜板开刻
?!我怎么把这茬忘记了。”
要知道这年月的高级钳工可是万能工种,上能手搓战斗机发动机,下能开锁。
李爱国立刻拿起电话,一阵猛摇之后,接通了轧钢厂。
“李老哥啊,我是爱国,我这里有个任务,需要几个好钳工”
******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洒进轧钢厂,沉寂了一夜的轧钢厂就已经热闹起来。
还有几个月就到年底了,又到了争先进的时刻。
工人们早早来到岗位,挥汗如雨,钳工车间里更是一片忙碌。
各种工具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劳动的乐章。
突然,工厂的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激情慷慨的声音。
“各位钳工师傅请注意,各位钳工师傅请注意,红星计算所需要五名高级钳工支援建设,要求手头精度达到0.002毫米,如果有自愿参加的工人师傅,请到李副厂长办公室报名。”
钳工车间里的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支援建设?是不是有补助啊?”
“那还用说吗,每天大白馒头可劲造。”
“大白馒头.嘶.我要赶紧去报名。”
“人家要的是大师傅,手头得准,你行吗?”
工人们议论着了一阵子,纷纷摇摇头,回到工位上继续忙碌了起来。
毕竟在钳工车间里面,五六级工人最多能把精度控制在0.05之内。
七级八级工人也只能把精度控制在0.005之内。
要达到0.002毫米,就算对于八级大师傅来说,也是极为艰难的工作。
大家心里都清楚,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饭,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钳工车间里共有两个八级钳工,七八个手头极准的七级钳工报名参加了红星计算所的援建工作。
“面试”结束后,七级工老赶背着手,哼着小曲回到了车间。
“徒弟啊,明天你跟师傅一块去红星计算所,粮食和饭票都不用带了。
师傅打听过了,人家红星计算所的伙食可好了,每天都能吃白面馒头,中午还能吃上一碗肉丝面呢!”
小徒弟兴奋的瞪大眼:“肉丝面?师傅.您没搞错吧?现在就连最富裕的纺织厂,也有两个月没有吃肉了。”
“赵师傅,这红星计算所到底是干啥的呀,日子咋过得这么宽裕?”
车间里的其他工人听到这话,都围了过来。
贾东旭也混在人群里,竖起耳朵听着。
“我也搞不明白,听那个年轻的领导讲起,他们是研究计算鸡……”老赶光顾着高兴了,压根没仔细问。
此时挠了挠头,含糊地说道,“好像是养野鸡的吧?”
“养鸡场啊,那还能缺肉吃吗?”贾东旭立刻化身“大明白”,站出来大声说道。
“原来是养鸡场.那补助是不是一只大公鸡?”
“大公鸡?人家可是养野鸡的!李厂长说了,每个大师傅每天补助2块钱,两斤白面,一斤鸡蛋,还有一张布票!”
老赶每说一句话,围观的工人嘴巴都要张大一分。
等听到“布票”的时候,工人们齐齐倒吸一口凉气,为京城的气温变暖增加了一份贡献。
贾东旭忍不住吞咽口水:“赵师傅,那徒弟呢?也有补助吗?”
“那是当然。小徒弟每天补助1块钱,一斤白面和半斤鸡蛋。”老赶拍拍小徒弟的肩膀:“你赶紧回去做准备,可千万不要给师傅丢人啊。”
“师傅,您放心!”小徒弟顿时乐开了花。
开玩笑,钱倒是其次,关键是白面和鸡蛋都是紧缺物资。
要是在红星计算所工作半个月,过年就不用采购年货了。
工人们齐齐赞叹这个养鸡场大气。
贾东旭眼馋得差点流口水,眼睛一转,悄悄从人群中溜出去,找到了正在仓库里偷懒的易中海。
“是东旭啊。”易中海看到贾东旭,打了个招呼。
自从贾张氏被送回农村,两家的关系愈发融洽,易中海看贾东旭也顺眼多了。
“师傅,您听说了吗,有个养鸡场需要高级钳工援建。”
“那大喇叭喊得哇哇叫,师傅哪能没听到,只是这次要求得太严格了”
易中海虽不愿当着贾东旭的面的承认,但是也自认为没办法做到0.002的精度。
“您糊涂啊,师傅,咱们车间里谁都清楚,精度达到0.005之后,已经没有办法测量了。
全凭老师傅自己的感觉来确定精度。
那个养鸡场如何确定您的精度不够?”
闻言,易中海愣住了。
对啊,车间内的游标卡尺等测量设备,精度只有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