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计算机和火车,把所长拐走,4004处

  李爱国静静地听着这些议论,并没有埋怨他们。

  毕竟在这个年代,计算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所有人都觉得计算机就应该是那种庞大如房间的大型机。

  对于计算机小型化的概念,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难以接受。

  夏中肃教授此时已经注意到了李爱国,他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毕竟当初正是因为这位火车司机的帮助,他们计算所才完成了103电子管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按理说,现在红星计算所遇到了困难,京城计算所作为同行,应该主动伸出援手才对。

  “爱国同志.你看这.”夏中肃欲言又止,话语里满是为难。

  “老夏啊,不介意让我讲几句吧?”李爱国说着话走上主席台,夏中肃连忙闪到了一旁,把发言权交给了他。

  李爱国的目光在那些研究员们的脸上滑过:“各位,大家都知道我是个火车司机,不懂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就了解点火车上的事儿。”

  闻言,有几个老研究员顿时皱起眉头。

  现在聊的是计算机的发展,是真正的高科技,你提火车这种大老粗是几个意思?

  只是他们还没开口,便被夏中肃瞪了一眼,只能按下性子来,准备看看这火车司机到底打算扭转局面。

  李爱国双手撑着桌子,继续说道:

  “大家伙都知道,火车是在1804年,由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制造的。

  最初的火车使用木柴做燃料,速度只有五公里每小时,载重量不超过五百斤,无论是速度还是载重量都远比不过马车。

  当时的马车夫或许无法想象,笨重的蒸汽机车最终能织就全球铁路网。

  但是截至目前,马车已经几乎不见了踪影,全世界每时每刻却有成千上万辆火车奔驰在大地上。

  今天的电子管计算机就像当年的马车——昂贵、脆弱且只能服务少数人。

  用句不客气的话讲,现在使用电子管计算机的人,犹如以前乘坐马车的大财主。

  晶体管小型机正如初代火车,虽不完美,却必然将计算机从王府里带入寻常百姓家。

  真正提高了人民的生产效率,为人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是属于老百姓的工具。

  当每所大学、工厂甚至实验室都能拥有自己的“火车”,谁还会留恋那些只能由大财主使用的马车?”

  李爱国的话音落了,会场内一片寂静,那些原本打算发表反对意见的研究员们谁也不敢吭声了。

  彭云悠站在一旁,眼睛猛地瞪大,心里暗自惊叹:好家伙,李爱国竟然把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小型机,分别比喻成了大财主家的马车和人民群众的火车。

  这一比喻,简直绝了!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谁要是反对晶体管小型机,那可不就是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有思想问题嘛。

  科学院领导的脸色黑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爱国同志,现在是学术讨论,不要上纲上线。”

  “啊抱歉哈。”李爱国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心里明白,以前对付进步办公室那套手段,后劲儿太大了,差点又用错了地方。

  随后,他猛地一拍桌子,神情激昂地说道:“历史从不等待迟疑者,但会铭记开拓者!

  加入红星计算机研究所,你们将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铭刻上自己的名字。”

  *****

  时间。

  宛如三十五岁往上的男人,一天比一天快,一天比一天短。

  一眨眼掠过了九月份,来到了十月份。

  此时,大庆油田被成功发现的捷报,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这巨大的喜悦之中,共同庆祝这一石油地质工作领域的重大胜利

  在京城海定区复兴大柳树路,周边的居民们发现,原本归属于部队研究所的那个大院子,重新热闹了起来。

  大门前,一块崭新的铭牌高高挂起,上面清晰地写着“红星计算机研究所”几个大字。

  一个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正稳稳地站在梯子上,手里拿着一枚鲜红的五角星,用钉子将它钉在大门的门楣上。

  “计算鸡?这鸡还能算数?”

  “害,老土包了吧,这是计算机,不是老母鸡。据说啊,这计算机只要通上电,按几下,就能算出数学题。”

  “.这不就是算盘吗?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我打小跟着老掌柜学打算盘,打得好极了,他们还不如请我去当老师呢。每个月给我五十块钱工资就行了。”

  “估计这计算机不是一般玩意,你们看到这研究所里有那么多老毛子专家吗?”

  众人这才注意到,有十几个老毛子专家正站在门口。

  看到这一幕,住户们这才隐隐意识到,面前这家研究“计算鸡”的单位,可不是什么真正的养鸡场,而是藏着大学问的地方。

  此时,李爱国已经从梯子上稳稳地爬了下来。

  按照京城的老规矩,他在墙壁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