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雪山代号的来历,回京,陈雪茹生了
“没什么,咱们继续工作吧,老周,开始吊装。”
“是!”
随着这一声令下,码头上的吊机伸出长长的臂膀,把集装箱稳稳地吊装到了早就等在旁边铁轨上的火车上。
陈干事再次记下时间:“截至目前,咱们已经节省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这成绩可把陈干事乐坏了,可李爱国没太当回事儿。
要是吊装设备全乎,设施完备,吊装程序规范的话,起码能再省一半时间。
不过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咱李爱国也不着急。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集装箱吊装到了火车上,火车立刻再次出发。
这次火车的目的地是吴汉铁路局的货运场。
火车到了货运场,集装箱又被吊装下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码头上。
收货方吴汉铁道分局老早就派了卡车来运货。
分局物资科刘科长抬起手腕看看手表。
“比预定时间足足提前了五天之久,速度倒是挺快的,不过物资运输工作不仅仅是只要速度,更重要的是保证货物的完整性。
老马啊,开始卸货吧,记住了,一定要清点清楚,再卸货。如果有损耗的话,及时记下来。”
“知道了,科长。”老马明白刘科长不是故意找茬儿。
分局以前就吃过这亏,运来的货物因为赶时间,损耗超了百分之二十。
最后分局气不过,领导专门跑去京城跟物料供应局掰扯。
可因为货物都签收了,责任扯不清,最后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老马走到集装箱前,把手续递过去。
李爱国按例检查了一遍,就招呼工作人员打开集装箱的门。
“李同志,按照规定我需要先检查一遍。”见李爱国要招呼人装货,老马拦住了他。
“这是应该的。”李爱国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开玩笑,这年月虽没有七天无理由,但是总不能剥夺人家验货的权力吧。
陈干事叮嘱老马:“麻烦你们快一点,我们这一次的运输速度是要破纪录的。”
一听“破纪录”,老马手头反倒更慢了几分,查得更仔细咯。
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老马检查的货物越多,心里就越觉着不可思议。
那些枕木啥的货物也就罢了,都完好无损倒也不稀奇。
关键是有两个集装箱里装了好几百个暖水瓶、搪瓷盆子、瓷碗,还有啤酒。
这些个易碎品居然也都完完整整,一点损耗都没有。
老马放下一个啤酒瓶子后,又来到了最后一个集装箱前。
“打开吧。”
随着集装箱门打开,一股浓浓的苹果香扑面而来。
这节集装箱里装了十多吨苹果。水果这东西在运输的时候最容易因为颠簸坏掉,老马都做好了折损率百分之二十的准备。
结果把装苹果的箱子全检查完,老马的眉头紧紧皱起来,粗粗一算,折损率还不到百分之五。
而且那些坏掉的苹果都是自然腐烂的,不是碰裂的。
老马最后想到了一种可能。
“李同志,这些苹果不会是你们从不远处运过来的吧?”
李爱国没有做解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便问道:“现在是不是能装货了,同志,我们还得赶时间。”
他下船后通过码头的电话联系了机务段教育室。
黄淑娴昨天去看过陈雪茹,据她观察,陈雪茹生产也就是这三五天的事儿了。
他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京城,可没功夫浪费。
老马虽摸不清李爱国为啥这般着急,可等检查完所有货物,便立马张罗人手开始装货。
刘科长正猫在背风的地儿抽烟,瞧见装货开始了,就走过来打听情况。
“科长,货物的破损率才不到百分之二左右……”老马一五一十把情况汇报了。
刘科长一听,当场愣住,上上下下打量那些稀奇古怪的大箱子好一会儿,突然像是想起啥来。
“同志,你这箱子卖不卖?”
李爱国被刘科长这话弄得一头雾水。
“是这么回事儿,咱经常得把货物送到施工一线,我瞅着这箱子要是焊在卡车上,可方便嘞。”刘科长搓着手说道。
“倒是不用焊接,只要有特殊设计的卡车,能够直接用吊机把集装箱吊到卡车上。”
“……这么说,连工人装卸的工序都能省了。”刘科长眼睛瞪得老大。
不过他很快又犯嘀咕了:“特制卡车,那得解放厂那边配合吧,这得等多久才能用上啊?”
“用不了多久,只要咱这次路试顺利结束,集装箱技术得到上头认可,国内马上就会大规模推广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