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随车吊装设备项目,寻找电动葫芦,

 自从救援列车建造好之后,他这个队长就一直热衷于改进列车。

  现在听说没办法加装新设备了,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先等等,我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给你送份大礼!”李爱国说着话,让黄婧把图纸拿出来。

  “随车吊装设备.”

  刘青松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瞬间明白了李爱国的用意。

  那几个救援队员也围了过来。

  “要是有了这玩意儿,咱们以后救援列车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费力地肩扛手拽了!”

  “你是不知道啊,每次装车皮,都把我累得半死。”

  “费力气还是小事,关键是太危险了。

  咱们这救援列车才用了一年多,就因为吊装列车出过十几次事故了。”

  “最惨的是老王,吊装的时候被车皮砸断了腿。

  虽然保住了性命,可现在残疾了,只能去仓库工作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刘青松和救援队员们一下子就意识到了随车吊装设备的巨大作用。

  刘青松一把将图纸拍到章主任面前,瞪大了眼睛说道:“老章,你马上配合李司机把随车吊装设备搞出来,装在我们的救援列车上。”

  章主任:“.”

  他本以为今天能轻松点,没想到又接了个大活儿。

  不过,整备车间和李爱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无论是章主任还是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创新工作。

  “爱国,这龙门架该怎么装。”章主任很快调配了十几个工人师傅,围着救援列车忙碌了起来。

  吊装设备结构简单,那帮师傅都是五六级的大师傅,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吊装设备的主架便安装完毕了。

  吃完了午饭,将配套的柴油发电机安装在车底。

  章主任发现黄婧带来的钢丝绳索强度不够,又亲自去整备车间挑选了钢丝绳索。

  忙活到下班时间,随车吊的主要构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这还是在李爱国要求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工人老师傅们放慢了工作进度,保证随车吊的称重,进度才会这么慢。

  “剩下的估计明天就能完工了。”

  “不着急,电动葫芦估计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送到。”

  此时,随着各趟列车陆续返回机务段。

  整备车间也变得愈发忙碌起来。

  李爱国见状,便让工人们返回各自原本的工作岗位。

  他自己则慢悠悠地晃回工作室。

  在温室大棚里摘了一把鲜嫩的小白菜,然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回四合院去了。

  回到家,陈雪茹还没回来。

  李爱国洗了洗手,走进厨房,熟练地做起了面条。

  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小白菜面条就出锅了。

  那四溢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只要小陈姑娘一回来,就能马上吃上这香喷喷的面条。

  傍晚时分,两人吃饱喝足后,李爱国把碗筷洗刷干净,又细心地把屋子整理了一遍。

  这一忙活,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他才把一切都打理好。

  直起酸痛的腰,李爱国小声嘟囔了一句:“干家务活比开火车还麻烦呢。”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大妈的声音:“麻烦大家伙到中院开大会了。”

  李爱国本来不打算参加晚上的大会。

  有那点时间多肝点技能点,早日实现霸服的目标。

  可一想到牛大叔的事,他还是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缓缓起身,迈步走出了屋子。

  此时,夕阳渐渐西下。

  那如血的残阳将四合院染成了一片血色,仿佛给这座古老的院落披上了一层带着神秘色彩的纱衣。

  刚踏出屋子,张钢柱夫妇就紧跟了上来。

  “爱国哥,听说贾家成了缺粮户……易中海这老家伙真是越来越过分了。”张钢柱满脸愤愤不平。

  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李爱国心中暗自感叹。

  一路唏嘘着来到中院,张钢柱突然笑出了声:“这三个管事大爷可真会玩。”

  李爱国闻声扭头看去,只见往常开会用的四方桌和条凳都不见了踪影。

  在人群中间。

  只孤零零地摆着三个板凳,易中海、刘海中、三大爷这三个管事大爷,每人独占一张。

  “看来他们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过,这也太不把咱们街区巡逻队放在眼里了,爱国哥,你等着。”

  张钢柱眼珠一转,拉着媳妇说道:“媳妇儿,你跟我来。”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