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事故调查的事儿还没完,随车吊的设
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故事。
王副主任特别喜欢里面反派刁德一的台词。
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也只是私下里哼唱一下。
李爱国设计随车吊装设备的计划进展得倒算是顺利。
这吊装设备的结构并不复杂,只需在车皮上方焊接一个龙门架子,再安装几个电动葫芦即可。
动力方面,可以使用柴油发电机,或者借助火车自身的动力来发电。
“万事俱备,现在只需要电动葫芦了。”
傍晚,李爱国放下钢笔,将图纸装进帆布包里,钻进了温暖的被窝里。
陈雪茹轻轻贴了过来,她现在肚子已经很大了,行动的时候格外小心。
“预产期还有几天?”李爱国的手掌贴在小陈姑娘的肚子上。
感觉到里面的动静,觉得自己这个丈夫当得好像有点不合格。
“也就半个月了。”陈雪茹往李爱国身上蹭了蹭,温柔地说道。
“半个月要不然,请一段时间假吧?”李爱国建议道。
“不行啊,现在街道办的工作太忙了。
上级刚运来一批椰枣,这次不通过供销社售卖。
而是要直接发给缺粮户,我们正在忙着统计缺粮户的名单呢。”
陈雪茹此时满是干事业的热情,一脸坚定。
李爱国笑了笑,没有再多劝。
生孩子这事和个人体质有关,在这个年代,女人们的身体大多比后世的要强壮些。
“对了,今天你不在家的时候,周车长来过了,还带了两斤小站稻米。
说是感谢你帮了他们包乘组,我就收下了。”
陈雪茹正准备睡去,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收下吧。”
李爱国也不是那种死板的人。
平常的人际交往,就算是上面知道了,也不会阻拦。
“还有啊,现在外面购买的粮食已经运抵了京城。
区里面让各个大院把缺粮户名单报上去,其他大院的管事大爷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大院怎么没动静呢……
你困了吧,赶紧睡。”
陈雪茹还想继续唠叨,见李爱国已经开始打哈欠,有些心疼,便坐起身来把台灯关掉了。
夜渐渐深了,四合院陷入了沉寂中。
然而,易中海家却依旧灯火通明。
贾家的人都聚在这里,贾张氏、秦淮茹、贾东旭都在,就连棒梗也蹲在地上玩耍。
棒梗一不小心放了一通水,正好浇在了易中海的鞋子里面。
“这孩子还真是个干大事儿的,你看看这量多大啊!”贾张氏笑呵呵的抱起棒梗。
易中海看着鞋子里满登登的黄色液体,嘴角抽抽了两下。
他尴尬的笑笑,把话题扯了回来。
“老嫂子,这事儿不是我不帮忙。咱们大院里比你家里穷的人家有很多。”
想起这事儿,易中海便一肚子郁闷。
随着京城缺粮食的情况越来越紧张,上面拿外汇从国外购置了大量的粮食和椰枣。
但是缺粮的面积太大了,乡下的公社日子比城里还要难过,要优先照顾。
如此一来,分到城里的粮食就更少了.
城里缺粮食的人家很多,所以街道上采取了优先给缺粮户供应粮食的策略。
所谓的缺粮户性质跟贫困户差不多,不过要求比贫困户更高,要求是真正吃不饱饭的人家。
每个街区分到了十几个缺粮户名额。
因为能拿到免费的粮食,这些缺粮户名额就成了香饽饽。
贾家得知这事儿后,便找到了易中海,希望贾家能够成为缺粮户。
四合院里,虽然扶贫基金解决了几户人家的生活问题,但是还有好几个缺粮户。
这大院里的住户都看着呢,易中海也不想犯了众怒。
“你是大院的一大爷,谁家是缺粮户,还不是你家说了算?”
“老嫂子,如果是以前,或许我就把这事给你办了,可现在有李爱国那小子盯着呢。”易中海无奈地说道。
贾张氏见易中海不点头,暗暗给秦淮茹使了个眼色。
此时一大妈正在收拾屋子,秦淮茹很热情的走过去,笑着说道:“大娘,我帮你吧?”
“诶,这怎么好意思呢。”一大妈有点受宠若惊了。
“这有啥,在我跟东旭的心中,你就跟我们的亲娘差不多。”秦淮茹嘴上说着话,忙活了起来。
她特别卖力,先是将地面清扫一遍,又擦桌子,帮着整理床铺.
最后还把脏被单子丢进搪瓷盆子里,端着盆子去水池旁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