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易中海和刘海中的暗战,被收拾了还

,我只要缴十五块钱就行了。

  能省十五块钱呢,我愿意当这个傻子。”

  二大妈脑瓜子嗡嗡作响。

  想了好一阵子也没想明白。

  不过刘海中既然觉得合算,那肯定不吃亏。

  “海中,你太会算计了。”

  “那是,你别以为咱们大院里就三大爷会算计,我其实也很厉害!”

  刘海中省了二十块钱,心情大好,连喝了两杯酒。

  这时候,门打开了。

  只见刘光福站在门口犹豫了片刻,双脚并拢蹦着进来了。

  “好小子,你竟然敢双脚同时进屋,看我今天不收拾.”刘海中想抽铜扣皮带,却发现皮带也被扣下了,只能抽出一根布条子。

  刘光福:“^_^!”

  刘海中抄起了火钳子。

  刘光福:“(灬灬)!”

  易中海觉得自己省了二十块钱,刘海中也觉得自己省了二十块钱,为了避免被对方发现,两人在家里休息了一会,争先恐后的拿着钱朝着魏庄跑去。

  此时李爱国正在公社里跟老魏村长、民兵队长还有张结巴闲聊。

  今年公社里虽然吃了大锅饭,但是严格执行了上级的工分制度,所以社员们的干劲并没有受到影响。

  周克好奇的问道:“村长,我怎么听说公社后,大家伙都能吃大锅饭了,干活儿不干活儿一个样,谁还会下力气干活儿啊?”

  李爱国也感到好奇:“老魏叔,你所谓的工分制度是怎么回事儿?”

  老魏村长吧嗒吧嗒烟袋锅子,指了指张会计说道:“老张,你给他们说道说道。”

  张会计此时正在给一个社员算工分。

  桌子上摆着一盏玻璃熏黑的煤油灯,一个断梁缺珠的老算盘,一摞账本一支水笔。

  他是老会计了,一边看着账本子,将算盘柱子拨动得砰砰作响,一边还不耽误说话。

  “什么吃大锅饭啊,那都是外人的误解。

  按照上级的政策,咱们实行的是工分制。

  每个工分就等于钱或者粮食。

  吃大锅饭的基本口粮是按照人的性别和年岁来平均分配。

  但是,基本口粮不能白给。

  得按照基准价格核算,计算给你家的基本粮与你家的工分之间的差额。

  要是到了年底,工分太少的话,你就等于欠了公社的钱。

  所以说,公社里流传着一句俗语:【大锅饭不大锅,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

  张会计罗里吧嗦的解释了一大堆,李爱国也听明白了。

  社员们吃大锅饭是要倒欠公社口粮的。

  只有在公社里干活儿,拿到了工分才能把口粮还上。

  公社的活儿有轻重之分,每样活儿的工分也不同。

  像刨地,耕地等重活儿,工分高。

  像捡木柴,放羊之类的轻活儿,工分就低。

  甚至为了勤俭节约,公社里除了个人的劳动工分本之外,每家每户还有一个肥料工分本。

  一箩筐草灰能记一个工分,一百斤粪,记十个工分。

  捡粪成了大热门。

  只不过村里的大牲口就那么点,要是起晚了,连粪都捡不到了。

  周克提出了疑问:“既然工分这么重要,要是有人徇私的话,多记几个工分该咋办?”

  那个刚算好工分的社员闻言“噗嗤”笑出声来:“工人同志,您真以为俺们社员是傻子啊。

  大家伙都是在一块干活儿的,谁干活儿积极,谁喜欢偷懒,大家伙都清楚。记分员哪敢乱记账。

  到了年底,这些账目还要在大会上公布出来,社员们要是发现了,非把他的裤子拔下来,吊到外面的大树上。”

  周克道:“真有人被吊过?”

  社员道:“隔壁公社的陈会计,给他小舅子多记了几十分,前两天被人揪出来了,就被挂在了树上,这会还没放下来呢。”

  嘶.李爱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社员很勇啊。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这年月才刚解放不久,社员们总算是翻身做了主人,哪可能再被那帮魑魅魍魉欺压。

  正闲扯着,外面传来了喊声。

  “村长,李司机,那两个京城工人来赎衣服和倒骑驴了。”

  听说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人乖乖的把钱交到了公社。

  周克忍不住在心底冲着李爱国竖起了大拇指。

  他非常清楚像易中海和刘海中这种在京里工作的工人有多么难缠。

  为了免得两人去镇上甚至去京城告状,周克当时建议把两人放了得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