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意外收获,敌人要炸毁炼钢高炉?

时间是三年。

  考虑到目前国内急需钢铁,上级提倡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争取早日投产。

  高炉的建造者和技术员们都加班加点的工作。

  这个时候,技术员们刚吃完晚饭,都聚在办公室内聊天。

  “你们知道吗,下一批资料马上就能翻译完毕了,咱们从明天开始说不定要加班到十二点。”

  “真的?那太好了。高炉早一点完工,咱们就能多生产一些钢铁。”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咱们得努力了!”

  张贵安此时凑过去,冲着几个技术员散了烟。

  闲扯了几句后,他有意无意的问道:

  “陈工,刘工,你们是负责高炉结构图纸的,这高炉能扛得住多少当量炸弹的袭击啊?”

  几个技术员闻言,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贵安,你啥意思?你想炸高炉啊?”

  “那怎么可能呢!我就是担心再打仗,敌人的飞机来丢炸弹。”张贵安神情不变,缓声解释道。

  张贵安平日里工作勤奋积极,每星期都参加思想学习班,是部门里的思想积极分子。

  况且,他文质彬彬的样子,也不像是坏人,几人也没有继续追问。

  年纪最大的陈工抽了口烟,分析道:“贵安的担心不无道理,前阵子沿海不是还打下来一架飞机吗?

  咱们的高炉容积为1386立方米,个头很大,采用了炉腰托圈以上设四层扁水箱的结构。

  按理说.扛不了几枚航空炸弹的袭击。”

  那几个计数员哈哈笑:“咱们造的是高炉,又不是地堡,哪能扛炸弹啊。

  贵安,你们这些从国外回来的人,就是喜欢提这种奇怪的问题。”

  张贵安被戏谑了,也不生气,问道:“那要是在内部安装炸药呢?”

  “炸药?那咱的高炉就厉害了,毕竟是钢铁做的嘛,要是不安装在结构受力点,恐怕一个炸药包也没办法炸坏!”

  提起高炉的坚固性,陈工有些得意的说道:“49年的时候,鞍钢的高炉大案你们都知道吧。”

  鞍钢的高炉大案,国人可能不了解,但是钢铁人都很清楚。

  49年的时候,鞍钢的韩文抽,马云生等五人,受到敌人的蛊惑,企图破坏鞍钢三号高炉。

  只是高炉太坚固了,他们曾想着用炸药和手榴弹炸毁高炉,却觉得行不通。

  所以五人经常聚在一块商量如何破坏高炉,最终引起了鞍钢护厂队的警觉。

  经过精心布控之,鞍钢护厂队在他们五人开会的时候,将他们全部都抓了起来。

  这件案子在随后被当做迪特典型,在全国各大重型工厂内部进行了宣传。

  抓到了迪特的孟师傅因此还得到了上面的接见。

  张贵安回到内地后,也听说过这事儿,连忙又散了一圈烟,佯装无意的问道:“是啊,你们这些老技术把高炉修得太坚固了只是这结构点到底有几个,在哪里呢?”

  按照武钢对技术人员的规定,每个技术员都只能负责自己的工作,对于工作外的图纸不应该探究。

  所以张贵安的问题已经“超标”了。

  只是技术科从来没有严格执行这种规定,甚至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技术科周科长还鼓励技术员们“互通有无”。

  所以即使张贵安追问结构点的位置,陈工几人也没在意。

  “结构点有很多,我负责的是腰腹线位置的结构图纸,其中腹线上方”

  陈工抽着烟,乐呵呵的说道。

  这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周科长走了进来。

  “聊着呢?”

  “是啊,贵安这小子对结构点感兴趣,我正给他讲呢。”陈工道。

  周科长也没在意,只是提醒道:“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技术,只是你们别让保安处的人看到了。

  他们这帮人整天疑神疑鬼的,只会给咱们的工作添乱。”

  技术科的技术人员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有许多还是大学生,甚至是喝过洋墨水的。

  他们素来看不上保安处那些大老粗。

  特别是因为武钢地位特殊,为防止敌人搞破坏,保安处的同志脑筋绷得紧紧的,看谁都像是迪特。

  技术员们随口答应下来。

  看到时间已经七点半了,也顾不得闲聊了,回到各自的办公桌前忙碌了起来。

  张贵安觉得有点可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铺垫,马上就能搞到结构点的位置了,现在却被打断了。

  不过没关系,等下次再选个好机会,就这些每一点警惕心的人,肯定会一切都掏出来。

  张贵安从柜子里取出资料,摆在桌子上,正准备开始忙碌。

  周科长看了看张贵安,冲他招招手:“张技术,你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

  张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