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高人沧州鹰,抓捕

的,卖“折罗”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

  之所以被称为三不管,是因为这里乱葬岗子(随便埋死人)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

  总之是当时警、法所管不到的地界儿。

  解放后,上面提倡劳动光荣。

  这些歪门行当被取消了。

  三不管逐渐冷清下来,成为了一些干灰色生意之人的藏身之地。

  “现在好多了,前两年走在大街上,就有混混儿当街拦路要钱。

  要是你不给,他们掏出小刀就朝着自己的胳膊上刺啦一刀。

  有次我在这里摆摊儿,遇到个混混儿,非要我交保护费,就我这暴脾气,能交吗?

  那混混儿当时就拿出一把锥子囊了自己一下,我也不是善茬,也囊了自己一下。

  那混混见我也不是个善茬,放了大招,开始脱裤子

  我当时就呲了。

  那混混五十多岁了,我还没结婚,跟他玩不起。”

  沿着崎岖的小路朝着窝棚区走去,李爱国和小黑胖子带着七八个铁道公安边走边聊。

  讲完后,小黑胖子摇头苦笑道:“有时候,我也难以理解,为啥别的地方打架都是朝着对方呼,津城这边的混混喜欢自残。”

  李爱国道:“这跟解放前的法律有关系,那时候官府规定如有人因你而死,那么你要负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习俗。”

  李爱国最开始的时候也以为津城的混混自残是在犯傻。

  仔细研究后,却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儿。

  斗争本质是要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而斗争中谁更强,本质上取决于可以使用的手段,以及运用这种手段的决心。

  混混自残本质上是在同时展示手段和决心。

  但同时因为没打对方,所以又并未使事态升级。

  这就是混混自残背后的博弈解释。

  小黑胖子停住脚步,挑着眼皮思索片刻,点点头说道:“还是你们火车司机有文化,看事情通透。”

  此时。

  不远处的一个窝棚里。

  窝棚里阴暗潮湿,弥漫着腐朽的味道。

  窝棚里的布置很简单,到处是乱糟糟的稻草,靠木板墙壁的地方摆了一张断了腿的床。

  床腿用砖头代替,还能继续撑下去。

  贼头儿张青海坐在床上,正在拿着一个钱包,教训几个小徒弟。

  “咱们在选择动手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动脑子。

  那种穿得破破烂烂的人,一看就没有什么钱,完全不值得动手。

  要动手,就得选择那些中山装、四个兜或者是外国人。”

  那几个亲传徒弟听得频频点头,不断恭维张青海。

  “师傅,我看啊,您就是咱们津城最大的贼头儿,什么沧州鹰,十八郎都得靠边站。”

  “何止是津城,咱们师傅已经决定过阵子便进军其他省市,咱们以后要做大做强。”

  “咱们师傅已经跟师爷商量好了,将咱们手下几十个小偷儿分为分为南下支队,北上支队,鬼队,沿着36条铁路线,干一番大事业。”

  张青海闻言抬眼看了看正吐沫星子飞溅的小偷儿,摆摆手说道:“燕青,这事儿还在商议之中,先不要讲出来。”

  “是,师傅.不对,是宋江大哥。”那小偷拱了拱手,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宋江?李爱国沿着窗子弯下身来,看着小黑胖子说道:“这又是燕青,又是宋江的,咱们来到水浒传里了?”

  “那倒不是.”

  小黑胖子笑着解释道:“这张青海在道上颇有点名气,手下有几十人,为了彰显自己与众不同,便模仿《水浒传》,给每个小偷儿弄了个花名。”

  呵,跟后世的那个对钱没兴趣马老爷一个爱好啊。

  李爱国挥挥手,让铁道公安们手持武器,将窝棚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张青海正做着做大做强的美梦,拿着钱包说道:

  “今天这个钱包,就是师傅从外国专家的兜里摸过来的。

  来,现在师傅给你们打开,让你们瞧瞧,里面有什么好东西。”

  说完,他打开钱包,脸色骤然黑了下来。

  他拿出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纸张,皱着眉头说道:“这玩意是啥啊?”

  “宋江大哥,俺看应该是外国钱,你看这上面有数字呢。”燕青凑过来笑着说道。

  “外国钱你们谁知道是哪国的吗?”

  张青海问了一圈子。

  那帮子小偷儿大部分连小学都没上过,哪里懂得匈牙利语,个个都摇了摇头。

  “你们啊,要学习知道吗?要不然,偷东西都偷不明白。”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