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再次登上日报,火车卖货计划

emsp;趁此机会,李爱国决定干一把大的。

  他冲赵雅芝招招手,赵雅芝又推了一个小推车走了过来。

  这辆小推车上装满了贵重商品。

  包括木梳,皮带,魔都家庭工业社生产的豆蔻洗发香波这些商品的利润比食品高多了。

  在装配商品前,就连邢段长也没有信心。

  所以只装了两小车,期待早火车抵达目的地之前,能够卖掉就行了。

  “李司机,卖不掉的话,别勉强。”赵雅芝知道男人是个要强的人,有些担心的说道。

  “放心吧,等会你就明白我真实的实力了!”

  李爱国不是吹牛的人,拿起一把梳子大声说道:“南来的北往的,您看好嘞,这是塑胶厂最新产品,高科技化学梳子。

  买上一把送父母,养育之恩补一补;

  买上一把送亲朋,相互之间增感情;

  买上一把送丈母娘,她说女婿就是比她儿子强;”

  一番俏皮话,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

  有位身穿毛呢褂子的大姑娘好奇的问道:“同志,你这梳子质量咋样啊?”

  “长江水浪涛涛,千家万户都需要,长江水浪打浪,买咱的梳子不上当。”李爱国拿起梳子晃了晃:“不骗人民不骗党,合格产品才出厂。

  只要我们的产品一出厂,那些木头梳子马上就要没人要了。”

  噗嗤!

  大姑娘笑得前俯后仰。

  她捂着小嘴翻个可爱的白眼说道:“这梳子要是有你说得一半好,那就烧高香了。”

  好家伙,碰到挑剔的顾客了。

  “从古今到中外,从民国到现在,你没见过梳子折不坏吧。”

  李爱国拿起梳子拧了几下,熟胶梳子被拧了个过,竟然没有丝毫变化。

  “瞅见了吗?十年八年用不坏,还可以传给下一代,虽然不是传家宝,人人可少不了。”

  大姑娘被这一幕惊呆了,忍不住问道:“多少钱一把?”

  “三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三块.”要是在平时,大姑娘肯定不会花如此贵的价格买一把梳子。

  但是现在嘛.她有些心动了。

  这时候,一直站在她旁边的年轻男同志看到心爱的姑娘动心,直接从兜里摸出三块钱递过来。

  “同志,来一把。”

  “哎呀,小张,太贵了,木梳子才两毛钱。”

  “杏儿,只要你喜欢,再贵我也帮你买。”

  “讨厌~”

  嗯,跟后世一样,女人才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大姑娘接过梳子,皱起眉头:“同志,你不会专门给我挑一个质量不好的吧?”

  “一个爹一个娘,一个拇指一个长,个个都一样的,你也可以用力来折一折,检验一下。”李爱国拍着胸脯子道。

  大姑娘这才满意的坐下。

  年轻人看着大姑娘,压低声音说道:“杏儿,这次回到云南,我娘想见见你。”

  “再等一阵子吧,我工作还没安排好呢,没有心情谈论结婚的事儿。”

  大姑娘脸色逐渐冷淡下来,将梳子装进帆布包中。

  李爱国看得直摇头,男人啊,难人啊!

  这事儿跟他没关系,谁让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梳子在李爱国嘴巴里成了送礼的佳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就在乘客们刚做会座位上的时候,发现李爱国手里又多出一根皮带。

  “不怕刀不怕刮,皮带质量顶瓜瓜,不怕锤不怕砸,不怕扭来不怕拉,走一走转一转,买条皮带三块钱,三块钱买条皮带用八年我说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领导。”

  赵雅芝总觉得李爱国看向乘客们的眼神,就像是大灰狼看小白兔的那一种。

  二十分钟,三节车厢,六十多包方便面,十把化学梳子,五根皮带。

  按照机务段的抽成规定,刨去成本,131包乘组能分到十块钱,每个乘务员能分到五毛钱。

  这个成绩让乘务员们都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赵雅芝掰着手指头计算:“二十分钟五毛钱,一天二十四小时,咱们岂不是能挣三十六块钱?”

  李爱国:“.”

  他觉得这个小妇女的内心越来越膨胀了。

  乘务员们虽然知道拿不到三十六块钱,个个都是信心高涨。

  只不过她们卖货的效果远远不如李爱国。

  销售出去的商品大部分都是食品,像木梳和皮带这种高利润商品竟然一个也没卖出去。

  白车长找到李爱国提出一个好主意:“爱国,还得麻烦你,把你卖货的那套说辞,写下来,我让乘务员们背下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