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第267章 拿几亿美元出来亏

A和电脑打字机的生意比较稳。

  李云海却想抽空到国内的芯片工厂去看一看。

  在正式到米国采购生产线之前,先了解一下国内的行情。

  前文已经提及,我国在70年代曾经大力发展过芯片和存储器产业。

  一直到1985年,我国研制出第一台分布投影式芯片机,采用的是436纳米G线光源。

  这台芯片机,跟国际主流产品,只相差7年左右的水平。

  但是,这只是一个样品!

  这就好比说,冯如在1909年就造出了一架飞机,但2018年我们还在买空客380,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能造出一个样品,并不代表可以进行量产,也不代表你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市场。

  李云海把广交会交给林芝负责,自己则到北金和上海等人飞了一圈,参加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工厂。

  逛了一圈以后,李云海发现,国内的芯片生产厂家,离主流的32位的微处理器80386,还差得很远。

  这也坚定了李云海购买米国最先进生产线的决心。

  李云海回到花城时,已经是四月底。

  广交会进行了一大半。

  让李云海无语的是,打印机还没有接到大的订单。

  李云海连续旅游了几天,不是坐车就是坐飞机,实在有些困乏。

  这天中午回到芝园后,他蒙头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正好防盗门窗都已经做好了,工人师傅过来安装。

  李云海便在家里守着,看工人们把防盗门窗全部安装完毕。

  他之前付了定金,等工人们安装完,又结算了余款。

  别墅的窗户都不大,安装的防盗窗,全都是拇指粗的钢管,李云海试了试手,以他的力气,完全扳不动。

  房子临近大马路,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小偷虽然惦记,但要花很多时间破窗而入,很难做到隐秘,容易惊动附近的人。

  原本只有一米二高的围墙,李云海给加高到了三米,等闲的小偷肯定难以翻墙进入。

  比起宽阔的视线来,安全更加重要。

  李云海忙完一切,林芝等人回来了。

  一进门,林芝便大笑道:“云海!喜事!”

  “喜从何来?”李云海问。

  “打印机接到订单了!有一个欧洲的外商,采购了1万台打印机!”

  “哦,很不错。”

  虽然只有一万台,总价450万美元,赚的钱不算多,但好歹开了个头。比起那些难得开一个订单的企业来说,已经算是突破了。

  李云海问她们:“到哪里吃饭?”

  林芝打开了冰箱门,拿出许多肉来:“不出去吃,我们在家里做饭吃!外面馆子里的菜,都吃腻了。你这几天不在,我们都是自己做饭吃。”

  芝园里面,住着林芝、沈秀兰、龚洁和程林四个女人呢!

  要做一餐美味可口的饭菜,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她们也不用李云海动手,四个人分工,洗菜、切菜,淘米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李云海坐在客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听里面的女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今天是周日,晚上岭南电视台播出《搞笑一家人》。

  李云海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这是一部情景剧,每一集只有20分钟左右。

  跟演小品一样,一集里面,会讲一个故事,抖几个笑料包袱。

  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哄堂大笑。

  四海商店很出镜,有一集专门是在四海商店拍的,把软植入做到了极致。

  这种影视剧,投资成本并不高,权当打广告了。

  看完电视,时间还早,程林年轻又爱玩,问要不要到外面歌舞厅去玩?

  沈秀兰并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所,说要留在家里学习外语。

  程林便吓她:“你一个人留在家里啊?不怕上次那个小偷再进来?”

  沈秀兰还真的被吓了一跳,看看防盗门窗,胆怯的说道:“不会了吧?这么好的防护措施,小偷进不来了吧?”

  李云海笑道:“秀兰,别成天闷在家里,偶尔出去放松一下吧?”

  沈秀兰嗯了一声,跟着他们一起出来。

  李云海知道街面上的歌舞厅,大多数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为了安全起见,便带着她们来到工人文化宫的艺苑歌舞厅。

  20世纪80年代,是工人文化宫最为红火的一个时期。

  李云海在羊城晚报的头版看到过一则报导:1986年,花城共有五个工人文化宫,职工群众在这里可以学习科学文化,参观展览,观看电影录像,欣赏音乐曲艺,参加象棋、乒乓球和篮球比赛,还可以品茗、跳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