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康乾盛世是真是假?

r />
  知道地球是圆的,知道玻璃制造,知道蒸汽机,乾隆心里什么都明白。

  尤其在得知自己的笔友法兰西王国,国王路易十六居然被自己的臣民,百姓送上了断头台后。

  乾隆深深的恐惧了。

  封建王朝造皇帝的反,那都是因为老百姓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被逼无奈之举。

  乾隆从没有听过会有人在吃饱饭的前提下,因为爱和自由选择造皇帝的反,这件事让他无比的恐惧,这种恐惧终于让乾隆帝作出了一个决定——拒绝通商,闭关锁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爷带着大清义无反顾的向着另一个方向策马奔腾。

  开始关起门来做他天朝上国的美梦,仿佛蒙着眼睛,关起耳朵,那些让他恐惧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话音落下,万朝寂静。

  皇太极满身的衣襟都湿透了,不对吗?乾隆没做错啊!

  朱元璋更是瞪大眼,双目暴凸。

  老百姓为了追求爱和自由,推翻皇帝的统治,荒谬!

  都该杀了!若是胆敢有人在他朱家的地盘上动这个心思,祖坟都得刨了。

  朱元璋想不通,难道他大明的禁海令,后世废除了,怎么动不动有传教士来华传教。

  这些个奇技淫巧之物,就该一把火烧了。

  农民只需要好好种田,那才能有饭吃。

  【而西方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如火如荼的变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

  那个时候的西方,普通人一日三餐吃什么呢!

  早餐有牛奶、大麦面包、桌上偶尔还可以看见咸猪肉,午餐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吃到面包、奶酪、土豆、萝卜、腌猪肉、男人们爱喝啤酒,晚上也可以吃到面包、奶酪。

  啤酒、黄油、砂糖、茶叶更是家家户户常见的物资,而当时士大夫们鼓吹的康乾盛世呢,平民老百姓吃什么?

  即便是康乾盛世的小地主,家里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猪肉。

  地主日子都这么难,那么更下层的百姓呢?

  一年到头能吃上一回肉,那都是生活水平还不错,平日就吃高粱面、红薯等。

  茶叶、砂糖,那是贵族才吃得起的。

  因为太穷,节俭的华夏人甚至把西方视之为污秽的下水视若珍宝。

  古代可没什么调料,但为了生存,刺鼻腥臭的动物内脏大家也吃的十分幸福。

  (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下水在后世已经成了大街小巷里的美食小吃。)

  噢,对了,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百姓。

  战国前,“百姓”是指有名有姓的贵族或者奴隶主。

  春秋战国《诗经·雅·天保》记载,“百姓,官族姓也。”也就是说,官吏、士子、大地主才可以叫“百姓”。

  汉朝,“百姓”指的是地方豪强、权贵。

  唐朝后,“百姓”方才是后世大众化下称呼的老百姓。】

  “那么,在古代真正贫苦的百姓叫做什么?”

  白泽看着皇帝们问道:“叫做——民。”

  皇帝们明显感到了圣师对于他口中的真正贫苦的老百姓的同情。

  再加上之前所说的,清朝还是最后一个封建皇朝。

  后世可能真的没有皇帝了!

  这是怎样恐怖的一件事。

  皇帝们不敢想象。

  古代人也不敢想象,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在皇帝老爷的庇护下活命的。

  没有皇帝,那他们的统治者是谁?

  没有皇帝,他们居然还能养活14亿多的人口,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秦始皇沉吟片刻,“我大秦的民叫做黔首、黎庶。”

  白泽点点头,继续道:“自古以来,皇族统治黎民百姓,用的都是愚民政策。”

  “《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春秋》:民者,暝也。而盛世也只是皇族士族的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

  安史之乱中,杜甫看着天幕悲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唐,已垂垂老矣。百姓,在这样的乱世之下,连吃一口热饭都难啊,哪里敢有奢望呢。”

  他不知后世的康乾盛世,但想来在皇族的统治下,在世家大族豪门的倾轧下,还能有什么特别好的日子吗。

  乾隆帝,弘历死死盯着天幕上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字。

  他感觉天上那讨厌的人就差没有贴脸骂他了,康乾盛世,他的康乾盛世何错之有!

  我大清国富民强,比前朝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朕每天寅时就起,天天亥时才睡,不曾怠慢过一件政事。

  闭关锁国,错了吗,难不成要让国家乱起来,让百姓造他这个皇帝的反!

  喜欢开局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