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朕将出行,巡视大唐

  时间往前推一个月,当初小虎头启程之时。

  那一天,杨一笑给满朝文武放了假,百官全都休沐三日,准备迎接汉历新年。

  但其实,那天距离新年尚有一个月整。

  三日的休沐假期,百官基本上全都闭门谢客,有的甚至连屋门都不曾出去,恶狠狠的睡上了整整三天。

  补觉!

  所有人都在忙着补觉。

  因为官员们都知道,当朝陛下的精力旺盛,大唐基业才刚刚开创,陛下不可能放缓步伐,所以三天休沐之后,所有人必然又要忙碌起来。

  果然!

  三日后的早朝,陛下又是连续下达旨意。

  命吏部和礼部共同筹备,新年之后即刻开启恩科科举!

  命兵部和户部共同点算,盘点将士们在过去一年的战功!

  命工部加紧在山中选取选址,建造大唐第一个综合性的军械工坊,并由皇家‘一笑卫’全程参与,左千牛卫大统领亲率一万大军驻守,选址必须绝密,百官不得探问,除了最核心几人可以知晓,其余任何官员一旦探问立刻治罪。

  那一天的早朝上,三道口谕下达,显然陛下早已思索良久,把六部官员的任务全都排满。

  文武百官心里都明白,接下来大家都要忙的不可开交。

  只不过,无人在心里抱怨哪怕一声。

  原因是,陛下将会比所有人更操劳。

  那一日的早朝上,陛下给自己也下达了任务,前三道口谕是给百官的,第四项任务是陛下的。

  百官至今还清晰记着,朝堂上的陛下落泪伤感。

  ……

  那一日,在早朝的最后时刻。

  文武百官接下三项重大任务之后,都以为当天的早朝即将结束。

  哪知忽听杨一笑缓缓开口,向所有官员问了一句很突兀的话……

  “诸位臣工,朕有一事,窝在心里很久了,想向诸位问上一问。”

  “尔等可否回答于朕,我大唐现在有穷人吗?”

  短短一句发问,满朝文武低头。

  足足良久之后,中书省宰相宋老生拱手行礼,语气带着歉疚,代替百官回答:“臣启奏陛下,我大唐有穷人,不但有穷人,而且有很多。唉,基业草创,民生艰难,虽然微臣等人尽力而为,但是依旧无法短时间解决穷苦,臣等,惭愧!”

  杨一笑点了点头,并未出声苛责。

  反而他忽然从龙椅上站起,负手仰头仿佛是陷入沉思,神情伤感,似有泪痕。

  满朝文武皆不敢出声,默默在下面看着陛下出神。

  终于,所有人听到了杨一笑喃喃自语的声音。

  “方才,宋宰相回答,基业草创,民生艰难,虽尽力而为,但人力有时而穷。”

  “朕不责怪你们,因为这是事实,我大唐毕竟才刚刚开国,宛如千万里路程才踏出第一步,因此内政方面暂时不善,属于合情合理之现实。”

  “然而,朕依旧心中不忍啊,尤其是当此将近年末之节,朕心里不由自主的想起百姓。”

  “家贫,无以为继……”

  “家贫,四壁空空……”

  “诸位有很多是读书人,都从书上读过这些词,然而诸位有没有往深里想过,这种词汇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宋宰相,你是受过穷的,和朕一样,早年贫寒,所以你应该能明白,朕刚才说的那两个词汇是何等凄惨。”

  朝堂上的宋老生不由长叹,脸上显出回忆过往的神情,喃喃道:“那时候,微臣饿的晚上难以入睡,孩子们在哇哇的哭,微臣的心里像是刀子在割。”

  杨一笑点点头,声音低沉道:“你比朕更惨,朕那时候至少没有成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哪怕吃不饱挨饿之时,但却没有愧疚孩子的心如刀割。”

  “然而……”

  杨一笑忽然声音变高,目光扫视朝堂的文武百官:“然而朕要说的是,民间百姓有很多类似宋宰相的情况。他们家徒四壁,他们断粮断炊,孩子们饿的哇哇哭,做父母的却没有粮食,只能暗暗垂泪,只能心如刀割。”

  呼!

  杨一笑仰天吐出一口气!

  他继续道:“再过二十七天,便是汉历新年,乃是我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一次除夕,也是百姓们成为大唐子民的第一个除夕。”

  “自古以来的书本上都说,大年之夜该是灯火通明,喜庆,祥和!”

  “此乃华夏中原最为重要之节日!”

  “它是一年的岁末,也是新年的开始,意味希望,意味崇敬。”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穷苦百姓,其内心深处皆对怀有一种向往。”

  “无论贫贱与富贵,无论欢喜与悲伤,朕认为在大年夜的这一晚,家家户户都应该保持笑颜。”

  “可是朕心里知道这不可能……”

  “穷苦之家怎么可能欢乐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