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br />   她被困在这方狭小天地中,无人同她说话,殿内也没有旁的物事可以解闷,每日作画等花开已成了她余生唯一的趣事。

  宁知澈对此心知肚明,就是因为知道,才非要命人将这株玉兰移走。

  宁知澈竟命人移走这株玉兰。

  撑着她的最后一丝力气瞬间散去,一道声音随即在脑海中清晰响起:“该走了。”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星火燎原难以阻抑。

  女官见苏吟脸色雪白目光空洞,如丢了魂一般,瞬间急得掉了眼泪,却因皇帝先前下的口谕而无法出言安慰,只好咬咬牙出了宫门,回到紫宸殿跪求皇帝收回成命。

  宁知澈连眼皮子都没抬,漠然命她回去。

  女官不由哽咽:“陛下,您这是逼姑娘去死啊!”

  “她不会寻死。”宁知澈神色淡淡,“她怕鬼,又顾念娘家,且放不下谢骥,绝不会做出这种蠢事。”

  女官无法,只得抹着眼泪告退,却在快要出殿门时被皇帝叫住。

  宁知澈静了半晌才沉声开口:“将兰华宫正殿一应锋利刀具都收走,连女红用的剪子也不可留下,殿中易碎的玉器也全部收走,用膳时的瓷碗玉碗也都换成金碗银碗,再挑出她首饰匣里那些尖利能伤人的簪钗,拿去将尾端磨钝了再送回来,桌角床角也都要磨圆,殿内每根金柱更需缠以至少五寸厚的层层锦帛。可听明白了?”

  女官愣愣点头:“是。”

  “回去盯着她。”宁知澈攥紧御笔,“快去。”

  女官忙领命退下,快步回了兰华宫。

  苏吟听见脚步声,立时将方才从灵位暗格取出的假死药收了起来。

  说来好笑,她从前那般怕自己会牵连旁人,可到了此时此刻,心中竟十分平静,近乎冷漠。

  苏家从前是宁知澈麾下的人,她的玉牌也已还给了苏家,宁知澈不会对苏家如何,至少不会要了他们的命。

  谢骥有谢家主支护着,更不会有事。

  但女官和兰华宫的宫人……

  苏吟顿时蹙了蹙眉。

  整个白日女官都在带人捣鼓着什么,动静不小,她却无心去瞧,待入夜,便就着月光用素色锦帕写了封血书,一求宁知澈放过兰华宫的所有人,二求宁知澈将她的“尸首”发还苏家,让她葬入苏氏祖坟,并将那两尊灵位也一并放入棺椁中。

  因除夕还要进京参加宫宴,谢落窈嫌一来一去太麻烦,便没有回南境,这两月都在京中。

  她与谢落窈相识多年,只要她服下假死药,无需递什么消息,谢落窈便会懂得,定会来接应。

  就算途中生变,宁知澈没有理会她的遗言,直接将她挫骨扬灰,或是谢落窈没来得及派人将她挖出来,以致她醒来后闷死在棺中,也总比在兰华宫郁郁而终来得痛快。

  她将母亲给的所有银两都留给了女官和兰华宫的宫人算作补偿,只将几件从娘家带来的金玉发饰戴在了头上,腰间也系了两块玉,待出宫后,便可将这些东西拿去当了。

  月色寂寂,女官等人守在次间,只余她一人在内室,整个殿内静到落针可闻。

  苏吟将血书叠好,拆开那包假死药,兑在茶水中喝了下去。

  这是南境秘药,服下之后七日内气息全无,再好的医家也看不出异常,且三日之后渐生点点紫斑,与尸首无异,第七日方消。

  七日,足够了。

  药性开始发作,苏吟神识渐渐归于混沌,双目也慢慢失了焦距,在彻底失去意识的前几瞬,忽然想到虽然宁知澈不会再因她而难过,但谢骥却是个爱哭鬼,也不知明日他听到自己身亡的消息后该得哭成什么样。

  她在心里幽幽一叹。

  这傻子,可别哭瞎了眼睛。

  *

  翌日女官是被两个小宫女的尖叫声惊醒的。

  女官一听声音来自内室,心里隐隐预感到大事不妙,立时起身往里冲,待奔至床榻前看见苏吟那张惨白得不似活人的俏脸,顿时吓得腿都软了,拼命忍住极度的心慌,颤抖着手去探苏吟的鼻息。

  没有气了。

  女官瞬间瘫软在地,几个小宫女忙哭着将她扶起来,个个抖得不成样子,连牙齿都在打颤:“大人,姑娘没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女官呆呆看了眼小案上的茶盏和被揉作一团的素纸。

  服毒自尽?可苏姑娘哪里来的毒?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女官看着枕边那方锦帕,打开看见苏吟的遗言,瞬间泣不成声。

  还好,还好苏姑娘为她们说了好话。有这封血书在,她们这群人的命便能保住。

  女官攥着这方锦帕转身往外跑,重重拍门让外面的侍卫放她出去,带着哭腔大喊:“开门!苏姑娘出事了!快开门!”

  侍卫虽不知皇帝对苏姑娘到底是何态度,但也知此人不能死,一听苏姑娘出了事,魂都快被吓没了,连忙依言将门打开。

  女官不敢耽搁,再也顾不得什么御前之人的仪态体面,拼命往紫宸殿跑。

  进了宫门,迈入正殿,看见那身着一袭锦袍,犹如一块世间美玉的帝王,她整个人都开始颤抖。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