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51章 首辅大人连女儿的醋都要吃

  数十道惊疑目光在她沉静面容上逡巡,却只窥见鬓边累丝凤钗映着朝阳,流苏纹丝未动。

  姜珩指节叩响御案:“姑姑此来……”

  “臣妹昨夜梦见父皇了。”

  她突然抬眸,惊得户部侍郎踉跄退后半步:“老人家问起当年西境军饷的去向。”

  话音未落,殿角铜漏竟无风自鸣,叮当声里混着此起彼伏的倒抽冷气声。

  金銮殿内鸦雀无声,姜雪转身望向殿外轻唤:“拂冬。”

  捧着明黄卷轴的侍女应声而入,文武百官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难道这是先帝遗诏?可为何要在此时示人?

  “此乃父皇临终前亲笔所书。”

  姜雪抚过泛黄绸面,指尖在龙纹刺绣上流连:“十二年来,我视若珍宝。”

  话音骤转,她突然抬高声量:“但今日,我要当着诸位的面焚毁此物!”

  萧湛凝视她微颤的肩线,暗叹这实在是最狠绝的破局之法。

  宽袖下他悄然握住那只冰凉的手,感受到对方突然加重的回握力道。

  两人目光相触的刹那,姜雪眼底泛起水光,又迅速隐没在长睫之下。

  “殿下三思!”

  老将军周武突然出列跪倒:“损毁圣旨按律当斩!”

  姜雪却已朝着御座深深叩首:“请皇上治臣不敬之罪。”

  “朕相信皇姑姑。”

  少年天子扶着蟠龙椅起身,玄色衮服上金线游龙随动作流转:“将圣旨呈来。”

  他展开卷轴的瞬间瞳孔微缩,指尖不受控地颤抖。

  斑驳墨迹间分明写着:若新君无道,长女小雪可承大统。

  “陆卿,宣旨。”姜珩将圣旨抛给史官,目光掠过阶下面色各异的群臣。

  当“废立之权”四字回荡在大殿时,兵部尚书黄炳章突然踉跄着扶住殿柱。

  原来这才是虎符真正的底牌,若长公主早有异心,新帝登基那日就该动手了,断不会等到今日!

  龙涎香缭绕中,姜珩的声音格外清朗:“姑姑苦心,诸卿可看分明了?”

  他忽而展颜一笑,将圣旨递还:“此物当与传国玉玺同存,警醒朕做个明君。”

  姜雪仰首望着已显帝王威仪的弟弟,眼角泪痣在晨曦中闪烁:“你早就是百姓心中的明君了。”

  鎏金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掩去了她松开虎符时释然的浅笑。

  寒光乍现间,青锋已收回鞘中。

  姜雪垂眸看着满地诏书碎片,玄色织金袖摆拂过御案,惊得几位老臣下意识后退半步。

  朝堂上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中,镇国公忽然抚掌大笑:“好!这才是我乾国护国长公主该有的气魄!”

  丹墀下的目光暗流涌动。

  当朝首辅萧湛轻转着白玉扳指,视线掠过那些惊疑不定的面孔,最终落在龙椅旁那道纤细身影上。

  三年前先帝驾崩那夜,正是这双手握着虎符踏破宫门,将浑身浴血的小太子护在怀中。

  如今的少年天子突然起身,明黄龙纹锦靴径直跨下玉阶。

  “姑姑。”

  姜珩攥住那截冰凉护甲,在群臣倒吸冷气的声音里,亲手摘下她鬓边象征辅政身份的九凤衔珠钗:“从今往后,朕要你与风卿并肩而立。”

  鎏金步摇坠地脆响中,年轻帝王转身时眼底闪过狡黠:“传旨!即日起长乐长公主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话音未落,御史大夫的惊呼已被萧湛的轻咳打断。

  这位曾单骑破西夏三十城的战神此刻眉目温软,玄色朝服下隐约露出半截红绳,与姜雪腕间褪色的同心结恰成辉映。

  三年前满城白幡的冥婚大典,终究等来了奇迹。

  “微臣以为。”

  萧湛执笏的手稳如当年握剑:“该把太医院新制的安胎丸呈上了。”

  他话音方落,小皇帝已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蜜饯匣子。

  姜雪无奈地看着这对舅甥,掌心不着痕迹地抚过尚未显怀的小腹。

  朝阳穿云而过,在她绯红官袍上洒落点点碎金。

  “报!”殿外忽然传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声。

  方才还眉眼含笑的女子倏然转身,绣着暗纹的披风在殿中划出凌厉弧度。

  萧湛望着妻子瞬间绷直的脊背,唇角笑意更深——他的小雪,从来都是这般耀眼。

  暮色漫过窗棂,少年稚气未脱的眉眼间凝着远超年龄的坚毅。

  姜雪心口蓦地发软,垂首在他额间落了个轻吻,将人揽进怀中柔声轻叹:“我们阿珩最懂事了。”

  姜珩耳尖泛起薄红,却仍固执地环住姐姐腰身。

  案前批阅奏折的萧湛笔尖微顿,看着妻子与少年依偎的身影,喉间泛起酸甜交织的滋味。

  明明该欣慰小雪与幼侄亲近,可少年紧扣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