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单身狗就该被孤立?

  虽然李怀节回到东平市这几年,家里人也托了不少人给找对象,逼着李怀节相亲,可结果总不如人意。

  面对被资本玩坏了的新一代女性,相亲的感受真叫李怀节有口难言。

  要么就是女生认为李怀节这样的条件太好了,没有安全感,你瞧瞧,这是人话吗?!

  要么就是女方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不但跌份儿,其家庭还会成为李怀节今后发展的障碍。

  甚至还遇到过一件甚为尴尬的事情,李母的老同事给李怀节介绍了一个对象,居然是离婚还带着孩子的。

  这样的条件那个老同事还给介绍,而且这女的居然还真来,这都不是没脸没皮了,是没良心!

  从这件事情之后,李怀节再也没有陪着家里人胡闹了,太丢人!

  实际上,李怀节自己对成家这件大事,也很急迫。

  毕竟要是再往上走一步的话,没有成家必然会成为组织衡量的一个隐形的减分项。

  再说了,不管是出于传宗接代的基因需求,还是相互慰藉的灵魂需求,那个男人不幻想着能拥有一个贤惠体贴的妻子呢?!

  至于妻子的外貌和身份地位,真的已经不在李怀节的重点考虑范围内了,最多也就是一个加分项而已。

  看来,只要机会合适,一定要优先把成家这个大难题给解了。

  在这一刻,突然而来的危机感,让李怀节把建立新家庭这件大事,放在未来一两年的首要任务上。

  李怀节的两个姐姐都嫁的不错,两个姐夫都很有经济头脑,日子过的很红火。虽然这俩姐姐都是属“冬瓜皮”的,总喜欢从娘家这里卷点什么东西走。

  大姐夫华湘东自己办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带着四五十号人搞服装加工业务,两口子一年光景好的时候,也能挣不少。

  和二姐夫杨明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二姐夫杨明,在星城自己鼓捣了一个电子产品销售服务公司,去年一年净赚了400多万,还不包括仓库里库存的上千块显卡。

  圆圆就是他女儿,也是李母一手带大的,所以和李怀节就特别亲。

  “我说几位,你们今天怎么有空回家来的?”李怀节有些好奇,“现在快年底,正是你们的旺季啊。”

  杨明一边把圆圆按在自己身边的椅子上,一边说道:“家里房子装修好已经快半年了,一直晾着。

  我估摸着,新房子里的味道什么的,也散的差不多了,就想着把圆圆接过去。

  学龄前嘛,还是提前去星城适应一下环境。

  回来路过大姐的厂子,就过去看一眼,这就一起回来了。”

  杨明说话有些慢条斯理,说到这里暂停了几秒,这才接着问道:“你在单位怎么样?”

  李怀节洒然一笑,“就那样吧!可能过几天会有调动,现在还不清楚。”

  不是李怀节故意装神秘,实在是,家里的这些人,没有一个在官场待过,不懂还爱打听,听完了又爱说。

  但过几天就要从东平市搬到眉山县去,先打个伏笔还是有必要的。省得到时候家里人又埋怨他,不拿他们当自家人,连工作调动的事情都要瞒着。

  华湘东一听自家小舅子的工作又要调动,来了精神头,小声问道:“我说怀节,你这是又要进步了?”

  看着自家大姐夫这股子又菜又爱的劲头,李怀节笑着摆手,无奈说道:“哪儿能呢!我才28岁,这几年甚至今后十几年都不可能进步了。

  这次只是岗位调动,具体的还不清楚。”

  这时,一大桌子边上的人也坐好了,李怀节很自然的被两个外甥包围了,指着桌子上的菜,要这个要那个的,拿自家老舅当佣人使唤。

  李怀节也乐在其中,期间还不忘塞给圆圆一块鲜嫩肥美的鹅腿,可把小姑娘美的!

  直到李母上了桌坐下,大人们这才开始动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李母炖甲鱼的火候刚刚好,刚刚脱骨还带着点嚼劲,配合着五花肉和大蒜粒,肉香扑鼻。

  李怀节捞了大半碗,慢慢吃着,顺便帮俩外甥夹些菜,忙得不亦乐乎。

  华湘东和杨明两人,开了一瓶今年过年时袁书记回礼的内参酒,喝了起来。

  李怀节在家从不喝酒,但也看得嘴角直抽抽。这两瓶酒原本准备老爸过生日开的,现在看来,到了那天又要自己掏腰包去买了。

  虽说李怀节的两个姐夫,家里经济条件都很好,可两个姐姐都是虐弟狂魔,总想着在娘家扒拉点东西走。

  至于“扶弟魔”这种生物,李怀节表示,那是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

  李怀节的三个外甥,都是在他们外婆家长大的,两个姐姐连自己孩子穿多大码的鞋子都不知道。

  “怀节啊,你爸准备在星城买一套房子,你怎么想?”李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出来,说明她已经考虑好了的。

  “那就买吧!”李怀节无所谓地搭着话,“这个时候投资买房怎么也亏不了。”

  “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听说公务员首套房各种优惠福利力度挺大的,我们就用你的身份买啊?”

  李怀节听到这里,不禁放下筷子,皱着眉说道:“妈,你光听说了优惠福利,不知道这里面也有制度限制的。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