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是换领导还是换舞台?

  风很大,吹得西墙的小竹林簌簌有声,给静谧的市委大院平添了几许萧索之意。

  东平人爱竹,无论是农家小院,还是高档小区,总能看到几丛翠绿,一抹幽篁。

  东平人的性格也和竹子类似,既坚韧不拔,又正直不屈。

  李怀节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东平人。少有的是,他身上没有东平人普遍有的倔强劲。

  他虽然有点雅痞,却不失风趣洒脱,是一个爱憎分明、坚毅果敢的国家官员。

  李怀节出身名校,24岁硕士研究生毕业,选调进了省委政策研究室,成为一名正科级研究员。

  在仕途起步上,李怀节甩开了全国99%的公务员。

  不说他前途无量吧,在他有生之年,还是有不小的机会摸一摸厅官这块天花板的。

  可惜的是,因为他在内参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对内陆核心城市发展定位的几点构想》的趋势分析文章,与省委对省城的发展定位相悖。

  之后,省委办公厅的领导找他谈了一次,甚至连省委副书记张汉良都亲自找他谈了一次。

  李怀节最终还是被调离了省委政研室这个晋升快车道,下放到了东平市委办公室。

  当时的李怀节,还真有一种卷起铺盖卷被赶回了老家的感受。

  失落嘛,多少有一些,但李怀节感受更多的还是庆幸。

  因为,他在省城谈的女朋友就此和他分手了。

  这种不能共患难的女子,真要是和她结婚了,那后半生的日子才是灾难。

  当然,像李怀节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优秀秘书人才,时任东平市委书记的袁阔海自然不会弃之不用。

  袁书记为人胸襟宽广,为官经验老到;李怀节处事视角新颖,政治高度敏感。两年的磨砺下来,袁书记和李秘书倒有了点宾主相惜的感情。

  于是,在李怀节回东平市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李怀节28岁时,官升副处,兼任了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一职。

  这样的晋升速度,哪怕李怀节还在省委政研室也很难办到。

  可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老话,还真有灵验的时候。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种种迹象表明,袁书记很有可能高升省城任市长。现在的李怀节,又到了做选择的时候了。

  本来,袁书记去省城任市长,一举跃过了从正厅级到副部级的龙门,李怀节直接跟着走就是了,有啥好选择的。

  但,省城的市委书记是省委副书记张汉良兼任的。而力主把他从省委政研室下放到东平市的,就是张书记。

  所以,哪怕是袁阔海真要带着他李怀节去省城,他也要推辞掉。

  做人不能黑良心!

  本来市长和市委书记就很难尿进一个壶里了,跟过去不是激化矛盾吗?!

  做官不能没脑子!

  有这样的市委书记压着,你不要说发展进步了,正常工作都得顶着压力!

  李怀节站在窗前,伸手取下了黑色的方框眼镜,在鼻梁上揉了揉,看着西墙角的几丛修竹,陷入了沉思。

  市委书记袁阔海这几天也很忙。

  不知道是省城的哪一位,把他即将上任省城市长的消息给放了出来,导致这几天,来找他汇报工作的领导干部络绎不绝。

  简直不胜其扰。

  其实,所谓的汇报工作,也就是表表忠心而已。

  其目的倒不完全是跑官,更多的人也就是想要保住自己现在的位置。

  大家纷纷表态,要继续按照袁书记既定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商贸富市的发展道路,让老百姓生活水平和GDP增速能达到相对平衡。

  说来说去,也都是这一套。

  袁阔海甚至怀疑,这里面的官员有几个人真懂,生活水平和GDP增速平衡所代表的意义,估计也就寥寥三两人吧。

  市委书记办公室,袁书记刚送走了组织部长吴启明,正坐在办公桌后,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党旗和国旗出神。

  袁阔海是一个很务实尽责的人。临走之前的人事调整,也仅仅只对个别部门的领导,进行了岗位轮换而已。

  因为有个别领导,比方说城建局的林广青、财政局的蔡大同,在他袁阔海手里可以很老实,可以很干净地执行一些有弹性的政策。

  但,换个领导来会怎么样,袁阔海不敢保证。

  那么在他调离之前,从对东平市负责任的态度出发,这些才厚德浮的有能之士,他袁阔海肯定是要进行调整的。

  现在人事这一块基本上已经调整到位了,就剩下一个李怀节不太好安排。

  袁阔海其实是很想把他带走的。找一个精明勤快的秘书容易,找一个德才兼备懂自己的秘书就很难了。

  但,种种迹象都显示出,小李本人好像有所顾忌,正犹豫着呢。还是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吧!

  刚好,李怀节拿着两份报告进来了。

  袁阔海接过报告,并没有看,轻轻放在了一旁。

 &ems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