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特别行动小组

  袁斌脑子快速转了一圈,觉得与其撒谎,不如实话实说。

  就算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可以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找补回来。

  他于是和对方解释称自己的西装之前坏了,去缝补过,但缝补后的效果并不好,穿着过来,会显得对新领导和新同事的不尊重,他于是在家里找了一件在颜色和款式上最接近正装的衣服。

  袁斌说话的时候不卑不亢,语言和表情都很真诚。

  但干事听完没敢立刻表态,而是回头去看王一同和殷忠朴,见两位领导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也没再说什么,继续让大家等纪委书记林正源。

  袁斌松了一口气,自己算是过关了。

  几分钟后,一个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会议室。

  此人的气场非常强大,令人感觉似乎多大的场面,他都压得住。

  他正是鞍阳市新来的市委书记林正源。

  袁斌看到林正源的瞬间,就明白为何是自己被抽调到市纪委。

  这林正源,不就是救的那位老太太的女婿么?

  之前在商场,两人也算见过一面,当时袁斌就觉得对方气场非凡,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新来的市纪委书记。

  果然做好事是会积福报的,自己如今就尝到了福报的甜头。

  不过林正源能够把这个抽调的名额给自己,已经算是换完了人情。自己想要在市纪委立足,还要完全靠自己。

  会议开始后,林正源开始讲话。

  他重点讲了这次大检查的背景。

  最近几年,外界一直都在传,鞍阳市的风气不正。

  先说教育。

  老师上课不好好讲课,回头给学生们推各种补习班。

  补习班的老板和各科老师勾兑,给他们抽成。

  这种做法完全把学生和家长变成了牟利的工具,让教育脱离了本来的面貌,变得邪恶和扭曲。

  此外,学校还和印刷厂勾兑,低价批量购置练习册,然后高价卖给学生。

  传言有个别校长一年光是练习册这一块,就收入几百万。

  继续这样下去,鞍阳市的教育口碑,要彻底崩盘。

  再说医疗。

  鞍阳市的几家医院,医生收病人红包已经是普遍现象,明明是医生的分内工作,如今不给红包,医生基本都是糊弄,对病人的健康没有丝毫的责任。

  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根本连问都不问,直接就让病人各种拍片子,搞各种化验,拿到结果后再诊断。

  实则很多片子和化验项目根本就没有任何必要。

  个别医院更离谱,和教育界如出一辙,低价进药,高价卖给病人。以至于外界有传闻,医院的药,比毒.品还暴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林正源最后说的是领域是养老行业。

  鞍阳市有几家养老院,里面的服务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一些有子女的老人情况还算好,无儿无女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还不如家养的牲口。

  国内的主要养老方式又是家庭养老,去养老院的,很多都是没有子女的。

  林正源最后给出结论:任何时代,民生问题都是最大的问题,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不得到妥善的解决,日后都将是巨大的隐患,会严重影响公信力。

  他们作为市纪委部门,一定要在这些领域严格的把好关,还百姓一片净土。

  林正源一番话讲完,博得会议室众人的一片叫好。

  会议结束之后,市纪委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的抽调人员进行分组。

  一共三十一人,分成了六组。

  其他组都是五个人,只有袁斌所在的这一组是六个人。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袁斌他们所在的这一组组长,正是他刚刚帮忙搬东西的林木。

  除了林木,还有一个人让袁斌感到意外。

  此人就是之前和他一同被招进教育局的陶娜。

  只不过陶娜在教育局待了不到一年,就被调到了别的单位。

  当时很多人打听陶娜去了哪个单位,比较多的说法是财政局。

  陶娜一看到袁斌就说:“袁斌,我听说你不是停职了么?怎么被抽调到这里来了?”

  一句话就把袁斌置于无比尴尬的境地。

  听了陶娜的话,小组其他成员都投来不太满意的目光。

  别的小组都是原单位的精兵强将,怎么自己的小组连停职的职工都调过来。

  难怪这人连个像样的西装都没有?

  袁斌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服从上级的一切安排。”

  陶娜没再说什么, 但小组其他成员还在小声议论。

  “来这报到连西装都不穿。”

  “竟然是原单位停职的员工。真离谱!”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