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国(41)

  事实证明,还真不太简单。

  刘妍灰头土脸的躲避四处乱窜的流矢,无奈的躲在典韦身后,看着典韦大发神威,将四周的箭矢一一击落,心里难免苦闷。

  她可真是想不到,这些没个目标的箭竟然成了她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或许在它们被射出去的那一刻起,它们的主人也不知道它们会飞向哪里,更不知道它对准的是敌是友,自然也没人在意它会不会意外伤到哪个无辜的人,更不会管它们可不可能伤到哪个地位尊贵的人了。

  尤其是这个尊贵的人她还没带盔甲。

  还是那句话,刘妍不需要亲临战场,所以她向来不习惯戴着沉重的盔甲,只在心脏等处做防护,所以她还是第一次应对这么多流矢,真是给她上了一课。

  刘妍又抬头看了看前面的典韦,心里悄悄放心了一点点。

  还好典韦靠谱,一直非常尽职尽责的守在她附近,为她保驾护航,而且踏雪实在是一匹良驹,也会带她躲避危险。

  刘妍转过头看了看正在交战,或者说被动死亡的太监们,不动声色的抿了抿唇。

  保险起见,她还是要尽快找到他们才行……

  而被刘妍惦记的两个少年,现在也确实如刘妍所想,状态不怎么好。

  这张让等人是宦官,刘宏在的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他一朝身死,他们就只能任人宰割,根本没什么兵权,掳了皇帝和陈留王也只是为了活命,但现在一直被穷追不舍,几乎看不到活路,但偏偏他们确实没那个胆子伤害皇帝,所以两人性命无忧,不过这一路上条件不好,两人也难有什么好的待遇。

  张让他们是在逃命,有哪里有办法让这两位顶顶尊贵的人来享福呢。

  张让和赵忠一人带着一个孩子,眼里满是愁容。

  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了。

  象征着皇帝身份的玉玺是一颗都没带出来,大臣和皇后也都被救了回去,除了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只有尚书卢植与河南中部掾闵贡等人带着人马,一路撵着他们跑。

  他们倒是想用手上的人质做威胁,但那帮人只是一个劲儿的追他们,任凭他们怎么威胁都没有用,但他们也不能真的伤害刘辩二人,只能是能活一刻算一刻了。

  “你说,咱们要是再等两天,等殿下回来,能不能活下去 。”

  “说那么多干嘛,先不说公主愿不愿意帮咱们,公主什么时候能到还不知道呢,再等下去,说不准咱们坟头都长草了呢。”

  “也不知道咱们死了以后还能不能有坟了……”

  “别说丧气话了……”

  “他们也真是,半点不给人活路了。”

  其实那过往种种,怎么就都赖他们了。

  也是不知道大汉是怎么了,皇帝总是英年早逝,有好几个死的时候连皇嗣都没能留下,之后这些位继位的皇帝,年纪更是一个比一个小,其中年纪最大的也才将近十九岁,而其中最小的出生还没到一百天就当皇帝了,剩下的也基本都是十岁之内,两岁的,八岁的,九岁的,反正都是一些没成年的。

  皇帝年纪太小,不能亲政,那就只能由太后亲政,由外戚掌权,这样一来朝堂就是外戚们的天下了。

  太后临朝,由太后的哥哥,也就是当朝的大将军执政这是大汉老传统了。

  但这情况要在皇帝小的时候还行,但是皇帝总有长大的时候,长大之后的皇帝手里没有皇权,他肯定不乐意,于是皇帝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跟自己的舅舅夺权。

  皇帝想要夺权朝堂之上又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搞不好事情败露了还可能被外戚党发现,于是乎宦官就这么兴起了。

  那两次“党锢之争”也都是这么起来的,他们宦官代表的还不是刘宏的意思嘛,明明大家心知肚明,却还是要把一切推在他们身上,可真不公平啊。

  休息片刻,闲聊了两句,一行人就又要开始赶路了。

  他们知道大概是活不成了,但人到底是不甘心的,能晚一刻死便要晚上一刻,万一能活呢?

  “陛下,您也别怪俺们狠心,俺们不敢让您伤着,他们也不敢,俺们就是想试试……您也别怪俺们……”

  什么权啊、势啊、财啊,他们都不在意了,只要能活下去……

  可惜啊。

  终究是穷途末路。

  他们已经被赶到黄河边上了。

  在这条养育了无数人的大河面前,谁能不心生绝望呢?

  张让等人见现在无路可逃了,也知道就算自己投降也绝对不会有活路,无奈之下,宦官们对着少帝拜了拜,说自己以后在无法侍奉在陛下左右,希望陛下保重,说到这儿还不由得声泪俱下,之后就在刘辩懵懂的眼神里悲哀的一笑,最后集体投河自尽了。

  说实话,他们的投河对于刘辩来说,实在是很难有什么恻隐之心又或者什么感慨之类的心情。

  虽然看到眼前有人死亡,但这一路上死的人太多了,从父皇死了开始,太多人死在他面前了,而面前这些人死的时候,刘辩在害怕之余难免松了一口气。

  他二人本来在宫里待的好好的,平白被人绑走,这几天还有一顿没一顿的饿着,受了那么多苦,搁谁谁会对这么欺负自己的人有什么怜悯之情啊。

  甚至说在刘辩眼里,近些日子发生的一切都跟宦官有关,虽然他们父亲刘宏对宦官有一些感情,但对他们二人来说,这些宦官可不算太过亲近,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