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谈判
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侵吞国有资产,算是其中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尤其在九十年代,就有不少人靠这种方法,成为后来鼎鼎有名的大企业家。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钟玉林低着头闷闷抽烟。
半晌功夫,他突然站起身去拉开门,凝声道:
“如果这都是你的猜测,没有实质性证据,就请离开吧。”
顾长安慢条斯理地掸掸烟灰,压根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他敢说这番话,因为这是后来服装厂倒闭的根本原因。
根上烂了,钟玉林被做局背锅,也不过是往火上添了一把干柴。
当着不着,轻信于人,好大喜功。
这是顾长安总结钟玉林事件后得出的标签。
一个主管思想作风的厂党委书记,偏偏去干市场销售的事情。
但凡他能事前调查下这笔订单,都能避免掉的无妄之灾。
可在港商当场支付一百五十万后,他眼前就只看到政绩在向自己招手。
这不叫外行,这叫做蠢!
至于钟玉林信不信,信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他能听进去就好。
顾长安也只是要找一把刀,这把刀要能帮自己化险为夷,如臂使指。
同时这把刀不能太聪明,不然不容易把控,还会伤人伤己。
钟玉林的身份和优良品性完美符合这个要求。
只要他还是厂党委书记,在权力架构上就永远压陆家一头。
“我话还没说完呢。”
顾长安微笑道:“我明白你现在处境不好,陆建设敢拿你做局,证明他早将厂里经营成了铁板一块,于外你们是上下级,于内你就是一个外人。”
“就算清楚他在做的事情,可没有证据也不好问罪,只是你甘心就这样吗?
看着厂子倒闭,职工被迫下岗,而你背负所有骂名,憋屈过完这一生?”
草!
钟玉林心里骂了一句,我当然不甘心,但现在五十万件货就积压在仓库,我除非自掏腰包补上损失,可问题是,我从哪弄八百万?
顾长安捏灭烟头,望向他便秘一样的表情,不由失笑。
来自京城的年轻钟姓,还有实力空降厂党委书记,就算不是直系二代,关系也远不了。
可事已至此,都没产生回家告爷爷的想法,也算是一个好二代了。
顾长安对这把刀更满意了。
“那五十万件穆斯林白袍现在只能转内销,可没市场能消化掉,但要是能再加工,说不定就能改变局面,挽回损失,拯救服装厂于水火……”
“打住!”
钟玉林拍拍额头:“你说这些都没用,服装厂又不是我家开的,现在这个局面,你觉得陆家会给我翻盘自救的机会?重加工再生产,那都是需要花钱的啊!”
顾长安压压手:“别急嘛,我可以提供一份陆家把柄给你。”
钟玉林赶紧关上门:“什么把柄?”
顾长安摊开手掌:“我手里有他儿子陆少川职务贪污的实质性证据,拔出萝卜带出泥,你觉得陆建设能干净吗?”
钟玉林快步回到沙发坐下,严肃道:“你没开玩笑?”
顾长安点头,顺理成章的将今晚的遭遇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合着今晚的动静是你搞出来的啊。”
钟玉林忍不住在心里腹诽,这老陆家真绝了,老子给人做局,儿子也给人做局,把这套手段玩得炉火纯青啊。
“唉!”
钟玉林长叹一口气:“就算陆家因为这样倒台,可同时厂里的问题也会暴雷,怕是不等撑到年底,这个月厂就得倒闭。”
顾长安却一笑:“换个角度想,用把柄去压陆家,到时候你再提重加工再生产的事,他陆建设不仅得举双手双脚赞成,还得把厂里的资金都优先提供给你自救。”
钟玉林精神一振,但很快又蔫巴,颓废道:“还是没用,先不说再加工成什么样式的服装,就说那白袍单件成本合计九块,重加工再生产的话成本会增加,咱们又不是梦特娇,的确良这种大牌,普通老百姓谁会花几十块买一件杂牌衣服?”
顾长安没说话,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挂历,撕掉一页后摆在钟玉林面前。
“现在是六月二号,再过一个月迎来全国高考,这就是机会!”
如果将今晚看待成一场谈判,自己与钟玉林已经达成初步共识,那就是对付陆家。
而自己作为发起方,还需要秉持不给对方留难题,只给选择项的基本操守。
只有推动‘自救再生产’,才能让钟玉林真正心动!
顾长安深吸一口气,终于进入今晚的主题:“高考是唯一一次相对公平,改变命运,跨越阶级的机会!”
“啊?”钟玉林确定自己没漏听掉别的话,但这话题跳转的也太突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