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古币奇珍——战国三孔布

  接着就是谈细节,楚健不是蛮不讲理的人。

  “王导,你们这节目,前面的我也看了,观众反响不错,总不能因为这次坏了口碑呀!说实话,哪怕是你们自己掏钱重建,要是能换一个好口碑和收视率,也都是小意思吧?

  更何况,这里面有很大责任都是设计师金三石的,你们有权力让他掏钱出来改造。对你们节目组而言,有什么坏处吗?”楚健摊开地说道。

  王导认真考虑,知道这话有道理。

  其实,他们节目组跟设计师金三石也没有什么好交情,没必要维护他。

  “楚兄弟说得没错!行,我这就打电话,让金三石回来。”王导点头。

  刚才,被楚健说了一通,还看了一遍楚健拍的照片和视频,这房子跟前几期的房子改造效果确实是相差甚远,可谓天差地别。

  一旦播出,都不知道有多少网友会喷。

  说完,王导立即给刚走不久的金三石打电话,让他立即回来。

  楚健则是走向旁边的那张办公桌,办公桌上一片狼藉。

  “这就是那位设计师办公的地方。”于大伯告诉楚健。

  他心情大好,这次该怎么改动,自己家一定要强硬一点要求,不能像前面那样,随人家发挥。

  这机会,可是楚健努力帮他们家争取的呀!

  楚健微微点头,从办公桌上一枚形状古怪的东西,看样子是青铜打造的,有点像锄头,但下方是开叉的,“人”字型,头和两个脚都各有一个小圆孔。

  除了这东西,桌上还有几枚铜钱。

  看得出,那设计师也是玩收藏的。不过,既然人走了,东西还扔在这里,说明他认为是赝品,就没带上。

  楚健很惊讶,左眼很快认出,手上的这枚,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战国三孔布。

  收藏界颇为着名的古钱币。

  古钱币收藏,向来都是收藏界的一个热门。

  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等,中国古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视,民间交流活跃。

  眼前的这枚,有铭文“下邲阳”背“十七·两”,包浆厚实。

  包浆是古玩行业专业术语,指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包浆\"其实就是\"光泽\",专指古物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

  不止瓷器、木器、玉器、铜器、牙雕、文玩、书画碑拓等纸绢制品都有包浆。

  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浆红亮不待言说。

  说白了,就是古物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渍,或者土埋水沁,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

  楚健手上的这一枚,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铸造精美。

  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

  楚健没记错的话,前些年,有拍卖会拍卖过一枚差不多的,拍出368万的高价,也刷新中国古钱币拍卖价格的最高记录。

  好东西呀!

  楚健也不客气,趁机收到自己的裤兜里。

  于大伯看到了,也当没看见。那混蛋,可把他们家害惨,谁还管他?

  再说,东西扔在这里,说明是不要的。况且于大伯也搞不清楚这玩意值不值钱,加上楚健帮了他家大忙,又怎么会揭发楚健?

  不仅如此,于大伯还特意挪了挪身位,遮住身后王导的视线。

  王导那边挂了电话,朝楚健他们看过来,开口道:“你们不用担心,金三石会回来的。跟我们节目组签了合同,他跑不掉。

  于大哥,你放心,这次一定让你们家满意。”

  他算是想明白了,节目的口碑不能崩,哪怕是节目组贴钱进去搞,也要弄漂亮。要知道,房子可是他们节目的核心。

  王导刚才冷静思考,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不容易创造了一个当红节目,不能因为包容设计师,搞砸了自己的饭碗呀!

  “有王导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感谢,感谢……”楚健捡了个宝贝,心情不错。

  于大伯不怎么会说话,也只能跟着楚健说。

  会说话的话,也不至于房子被弄成这样。

  ……

  设计师金三石的心情就很糟糕了。

  节目组不给面子,态度强硬,不把房子弄得漂亮,让于家满意,他将身败名裂。而且,王导还话中有话,让他把贪墨的吐出来。

  他大老远跑到这山沟沟,一待就是几个月,贪一点怎么啦?

  像他这种设计师,设计费不得要个一百几十万?

  然而,他惹不起电视台。

  金三石却不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