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或许还能转移内部矛盾。

  可近年来,虽有战事,却只是局部战争,内部承平之下,庞大臃肿的六军,完全在拖垮大周财政。

  可这种危机之事,却无法解决,有些矛盾被压得太久,早晚炸掉。

  六军军饷时有亏欠,有老王爷镇着,也无事发生。

  可老王爷年岁日高,此次对半砍掉军饷,六军不出乱子,是不可能的。

  也或许六军不会乱,但却急剧消耗老王爷的声誉,让边军将领离心离德。

  老王爷赫赫之威的影响,其实早就在缓慢削弱了。

  “妮子,你懂个屁。”

  “江南水灾波及极广,灾民百万,不可不救。”

  “去年征北蛮,打西辽,耗费了国内三年钱粮积攒,如今国库空虚,农务青黄不接,哪有钱粮赈灾?”

  “如果南方水灾没有处理好。”

  “江南必有反叛,到那时,北方,西北,南理之地,只怕也有战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是逼不得已,才出此对策。”

  “不用此策,难不成等着战乱四起?”

  “你嘴皮子一张,就对陛下无礼,话说的好听,你这孽障能靠嘴皮子解决水灾?”

  老王爷没好气的怒斥道。

  老王爷也知道如此对策是祸乱之举。

  可有时候国事就是如此,利益集团纠葛之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就是那么离谱。

  “国库空虚,没有钱粮赈灾不假。”

  “可是国内世族,富商有钱粮啊。”

  “京都八大粮商,传闻每家积粮百万石,粮食存储,更是建造了粮城,那雄伟程度和州郡大城一般无二,我还专门走访过。”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良田万亩,甚至十数万亩?”

  “他们没粮?”

  “我那女帝娘子不是经常杀人吗?她只要愿意,再去杀一波,割一波韭菜不就有粮了吗?”

  “还不会让六军动乱。”

  秦布衣脱口而出。

  “胡闹!”

  老王爷直接怒斥。

  话音夹止,整个王府陷入了诡异的寂静,老王爷瞬间愣住了,竟然思索起来。

  秦布衣所言,他第一时间觉得手段残酷血腥,毫无道德底线,可是转念一想,他有点心动了。

  老王爷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字齐肩王,异姓王爵,就是踏着尸山血杀出来的。

  杀人,对他来说和吃饭一样。

  如今江南水灾,如果正如秦布衣这般,杀富商,世族就能解决,好像不是不可以。

  最起码,这比六军动乱更好。

  一旁青衣卫统领蒙易也是满眼火热。

  青衣卫是女帝创建的,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

  他是女帝的刀,整个帝都,杀的人头滚滚,脏事恶事都是他做的。

  杀人杀的爽,抄家也抄的爽,他是知道那些世族富得流油。

  如果按照秦布衣所言,赈灾的钱粮,肯定能搞定,只是会受人诟病。

  一时间蒙易突然觉得,这秦布衣和女帝陛下,简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心都挺狠的啊。

  可要是向世族动刀,女帝肯定顶不住压力。

  这等压力反噬,大周必乱。

  秦布衣的计策可行,但也是取祸之道。

  “臭小子,这事不是你这么想的。”

  “富商也好,世族也好,都是国之根本。”

  “他们并未触犯国法,没有罪责,岂可乱杀?”

  “你这般狗屁法子,那就是在动摇国之根基。”

  “要是真杀了,世族,富商反了,你怎么办?天下百官尽出文人世族,文人世族又有富商支持。”

  “到时候,文人世族富商闹事,民怨起,百官震怒弹劾,要杀你平民愤,你能活吗?”

  “没有文人世族支持,朝堂都不能运转。”

  老王爷又训斥道。

  “世族被杀,关百姓平民什么事?”

  “离了世族,就没人治国安邦?咱老秦家不是文人世族,不一样安邦定国吗?”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做官的文人,遍地都是。”

  “那些富商和文人世族,吃的满嘴流油,平民百姓,被他们逼的无立锥之地,无半斗果腹之粮。”

  “那些富商和文人世族勾搭,干的脏事还少吗?”

  “这些年,老爹和三位兄长多次外出平叛,其中缘由不必我多说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