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收尸

,正是他提出这个问题,眼前的幻象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那些诡异的文字再次浮现。白惜墨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更加专注起来。他不仅仅是为了风尘的事情费心,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

  只见那池水中,字迹如同斗大的星辰,白惜墨勉强解读出其中的含义:八百年前,老太师殷太虚联合五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大道之争。这一战之后,玄门彻底衰败。但若不战,天下必将崩溃。这场战斗持续了百余年,最终皇族与五帝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天下玄门也因此没落。

  在八百年前的五帝时代,吾父的身影赫然在列。然而,那场决定性的战役究竟如何展开,吾父及其他参战战士皆守口如瓶,甚至帝苑中资历最深的老太师亦声称,当年的伤痛使得他无法清晰地回忆起那些细节。种种迹象表明,那场战役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牵涉之深,令人难以想象。白惜墨边审视着眼前的古籍边喃喃自语,那语气似乎在向旁人诉说着什么。

  然而,这神秘的古洞并未给出任何回应,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白惜墨此刻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没有任何的束缚,唯有眼前的文字在述说着历史的痕迹:在那场战役之后,玄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目睹先祖遗留下来的基业即将走向衰败,众人不忍心让先祖的心血付诸东流,于是便共同设立了帝苑和五大宗门。他们将大部分的功法存放于帝苑之中,供天下有志之士参详学习。

  其中,南海苍云宗的白帝后裔、沧海青离宫的青帝后裔、蛮荒泊阳谷的炎帝后裔、北疆风云关的景帝后裔、西昆仑瑶池的玄帝后裔,都因为先祖的血脉而无法将先祖的功法传给世人。于是,他们便像帝苑一样,献出了宗门中珍藏的战利品。此后,他们又定下了大帝之争的规则,任何能够超越混元境或达到特定要求的人,都有资格被封为大帝。

  大帝们可以参悟各大宗门所留下的或镇守的通天箓原卷,而他们的宗门族群也可以享受到帝门的待遇。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约束玄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玄门,防止大道之争的悲剧再次上演。经过五百年的休养生息,玄门终于恢复了一些元气,人才辈出,宗派林立,都奉帝苑之命行事。但是,当初引发大道之争的寒门余孽却似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恰逢此时,太师殷太虚的大限降临,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兵解归天。其他的玄门五帝也相继兵解,玄门虽然恢复了不少生机,但真正的顶尖战力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寒门因此而崛起。

  他们开始大肆蛊惑天下之人,发展自己的势力。两百多年后,血海魔宗、幽冥鬼道、蛮荒圣殿等势力先后出现,并结成了同盟。无奈之下,天下又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正邪之战。起初双方互有胜负,僵持不下,但五百年前,帝苑中出现了一位盖世的天才,名为廖苍生。此人凭借一己之力,独创了三家大能,导致邪道大败,仅有少数人得以逃脱。后来,廖苍生被派去镇守寒川,不知何故,他从此由正入魔,成为了魔宗的宗主,并收编了鬼宫圣殿的残余势力,开始了自己的发展。

  起初,世人皆不知此事,直到三百年前,玄门正道之首剑隐门惨遭屠戮,这一事件才暴露在世人面前。因此,佛宗得以入选五大宗门,成为五帝之一。五帝联手,在折损了三人之后,廖苍生重伤败退。后来有传言说廖苍生因伤重而亡,因为魔宗四分五裂之时,也不见廖苍生出面制约。即使在风万霖等人杀入魔宗总坛之时,也不见廖苍生现身。直到十多年前,风万霖在风沙堡出事之时,世人才知道廖苍生可能还没死。

  两百年前,北疆风家的家主风万霖横空出世,被誉为最有希望道破寰宇之人。此时,正邪之战也进入了最后的时期,正道势力庞大,魔宗余孽苦苦支撑。最终,决战在大漠剑隐门的旧址展开。在激战之下,魔宗败逃,残余势力逃回血海。商议之后,由风头正盛的风万霖、雷功以及苍云宗二人、佛宗两人、青离三人、瑶池二人、泊阳二人共十三人各带十人杀入血海,攻破魔宗总坛。

  然而,他们并未料到会陷入一个幻阵,被分成了三路。其中,泊阳谷的二人与白惜墨和瑶池的一人一路、青离的二人、瑶池的一人加上雷功一路、风万霖、许亦、佛宗的二人、白惜博一路,虽然各自杀伐,但无人能够阻挡。随着魔宗之人逃进了仙魔岛,众人追进去时却遭遇了意外。仙魔岛上有一大阵守护,更有失踪已久的云中二圣和四灵圣尊亲自镇守。

  大家都被困住了,后来众人终于回合,但发现风万霖一路只有风万霖一人存活,雷功一路进入幻阵后,那瑶池之人与青离宫的一人为救雷功和他的师兄,死在了血海之中。泊阳谷一路倒是全部存活,七人外加三十余人汇合之后,合力杀出重围。此后,魔宗覆灭,邪道几乎死绝,而那为首的七人也都成为了玄门中的泰斗。

  众人归来之后的第十五年,出现了变故。当年剑隐门镇守的北疆诛魔大阵出现了变故,帝苑派去守卫大阵的人员皆被杀害,守卫大阵的剑隐门镇山之宝,先祖景帝的遗物也被人所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