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讨论事情。

  一旁的曹爽诧异道:“云深, 你认识苏焱?”

  “叔,你认识我妹妹?”

  “不认识, 但是我看过她编的资料。对了,听说她是周文平的儿媳妇?”

  “嗯,她男人是周宣。”

  与此同时, 匆匆赶来曹家的林云云正好听了这话,她没好气道:“姐, 你那个妹妹应该长得很丑吧?不然怎么会看上周宣?”

  周宣与林云云相过亲,对那个一眼就能将自己看穿看透的男人,她十分厌恶。

  林云深没搭理她,而是继续问道:“叔,你那边认识合适的人吗?”

  “有是有,但是人家肯不肯帮忙我不确定。这样, 这是他的名字地址,你让苏焱自己找着看看。”

  “成,谢谢叔。那我走了哈。”

  “哎,这就走?不吃个晚饭?”

  “不了不了,我先回去了。过几天我就去海岛了,这几天就陪陪我爸。”

  赵明明一直将林云深送到门口,她劝道:“云深,你在外头飘的时间够久了,是时候回家了。”

  “咱们女人还是安稳点好。”

  林云深笑了笑没反驳,跟她正式道谢后就走了。

  赵明明瞧着她瘦弱的背影,不明白她到底在坚持什么?这孩子随了她妈,都是倔性子

  苏焱真没想到林云深动作这么快,中午商量的事儿,晚上就有回应了。这么好的姐姐,她认定了。

  这日之后,苏焱忙得脚不沾地。曹爽推荐的人的确很牛,D大工程学院的院长,好几个桥梁公路项目的负责人。老教授知道了苏焱的来意后,没做任何表态,而是跟苏焱要了她写的资料。

  老教授随意翻了翻,而后拿着红笔开始画圈圈。一旁的苏焱顿时感觉自己回到了上辈子毕业答辩时的场景,莫名有些紧张和无措。

  她两手贴在腿边,乖乖站在那儿。

  “哎呦,苏同志,你快坐下来,仔细腰累。”宋教授的老婆钱柔将椅子挪她身后,笑着又道:“别怕,我家老头子就是长了张凶脸。”

  “你坐着。”老教授诧异地瞅了苏焱一眼,没想着她还站在那儿,言简意赅地让人坐下后,他又继续看资料。

  倒是钱柔好奇道:“苏同志,你哪个学校的?”

  “我没读过书,今年夏天想先拿到小学毕业证。”

  “你没读过书?那你能弄出这么厚的资料?”

  “嗯,我没上过学校。我们村比较偏僻,镇子也穷,之前还是战场,学校被炸毁后就再没建起来。不过部队驻扎在我们村的时候,我跟他们学了认字。虽说没文凭,但看书读报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这份资料也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弄的。当时我在海岛随军,有咨询过一线的同事,也跟岛上的志愿队有过沟通。”

  “我主要是归纳总结。”嗯,主要总结上辈子看到过的资料和经验。

  她家老头子就是初代工人,改革开放后他自己成立工程队,再后来就混得有声有色。

  有段时间她老子看不得她躺平,卡着她的钱非得让她当个什么安全员,为此她还考了证下了工地。

  那个时候工地已经很规范了,安全标识,安全工具以及安全教育课等等都有一一落实。

  因为她知道安全作业是个什么场景,所以每次看着大伙随心所欲的干活,就真的很提心吊胆。

  钱柔听苏焱这么讲,她的眼神变得温柔极了,她夸道:“你真是个上进的好孩子。”

  一旁的宋教授听着了,也有几分动容。一边是炮火,一边是驻地军人教着女童识字,很可能旁边就是炮轰过的废区。

  这样的场景,只要一想,心就变得软软的。

  “苏焱同志,你的资料我大致看了。你如果想推行下去,很难。”

  “当然了,整体思路和方向是对的。只是你的标准太细太严了,极大的耗费人力和时间。虽然你是好意,但不利于整体建设效率。”

  “咱们华国的基建太落后了,不拼不行。”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战场,要想赢,哪可能不留一点血呢?

  更何况这方面他们经验技术都很落后。

  不过苏焱提到的“三爱”也很有道理,而他也的确亲身经历过许多遗憾。他想到了他师兄,工程材料学的专家,他当时正在研究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这一个国际难题。最后一次通话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有思路和研究方向了,而再次接到电话,他因一场安全意外没了。

  “苏焱同志,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进行安全讲座那天,我会出席。至于你这份资料,我再研究研究。总目录没问题,执行标准太严,对了,你整理的一线数据呢?我也想做个参考。”

  “嗷嗷,我带了的。”

  说罢苏焱又拿出厚厚一沓子资料出来,钱柔道:“你这孩子做事真认真。”

  “就是想把事情做好点。”她就是这个性子,要么不做,要么就是做做好,所以她真的不适合上班,就适合潇潇洒洒。

  “对。”宋教授表示赞同。

  “这样,我找几个朋友将你这份资料再细细研究研究,看看你说的放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