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陛下,臣弹劾王振!

  “朕御驾亲征,是你小子挑唆的?”

  刘禅缓缓开口道,声音不大,却字字分明。

  刚才刘禅骤闻此消息,气血上涌,头晕目眩之间,脑海中浮现几个字。

  大明皇帝,朱祁镇!

  他不知道大明是个什么朝代,因为在大汉之前他都不曾听闻,想来是在大汉之后。

  一时间,刘禅竟有些惆怅,如果可以,他特别想问问姜维。

  你这日月幽而复明是写天象呢,还是写实啊!

  现在看来是写实啊,日月幽而复明,合着你是真复明啊!

  大明王朝!

  同理,这大明皇帝朱祁镇,是个什么样的人,刘禅同样不了解。

  他不知道这朱祁镇的本事如何,竟然敢御驾亲征,但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本事如何!

  在以前,虽然大汉也是屡屡发兵,北伐曹魏。

  但这些军国重事,全是相父一人操持啊!

  而他自己,就是督办一下粮草,处理一下政务,搞一搞后勤。

  让自己去亲征,这不是胡闹嘛!

  所以刘禅不开心,很不开心!

  就在刚才,他端坐于龙椅之上,静听着身旁大太监与下方官员的争辩。

  大致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个大明皇帝朱祁镇,怕是已经被身旁的大太监忽悠瘸了!

  堂堂皇帝,竟然被忽悠的,非要去搞什么御驾亲征。

  不怕二代吃山空,就怕二代要立功!

  刚刚那个劝诫的老臣,说的就很好啊。

  国本无祸,今上轻动,自取其祸。

  堂堂大明,养战兵二十万,哪里需要你一个皇帝亲征?

  老老实实坐镇京城,稳定后方,维持后勤不好吗?

  这才是取胜之道啊!

  “啊,啊?”

  在皇帝的凌厉目光之下,这位掌印大太监王振,终于有了些许慌乱。

  不对劲,今天的皇帝,十分不对劲。

  “陛~陛下,御驾亲征不是陛下一贯以来的夙愿吗?”

  “陛下最想做的,就是效太宗,宣宗旧事啊!”

  “如今,北方外族犯境,这是实现陛下夙愿的最好机会啊!”

  “陛下!!!”

  正当大太监王振辩解之时,大殿之内,一道洪亮的声音传来,顿时将王振所言打断。

  紧接着,一道朱红色身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滑跪进场,眨眼之间便已经来到百官正前方。

  甚至,还领先内阁首辅曹鼐一个身位!

  “陛下,臣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妖言祸国,动乱朝纲!”

  出言弹劾之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贞。

  这一出,不仅刘禅愣了,王振愣了,就连大殿之内的百官,也都愣了一下。

  而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刚才直言劝谏,以头抢地的右都御史。

  只见他也连忙起身,踉踉跄跄跑到魏贞身旁跪下,与他并列,随后拱手:

  “陛下!”

  “臣也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进献谗言,残害忠良!”

  这时,在一旁看着的内阁首辅,也是迅速反应过来,连忙拱手行礼:

  “臣附议弹劾!”

  紧随其后的是,内阁大臣马愉,陈循,高谷,彭时等。

  “臣等附议弹劾!”

  接下来的是六部尚书,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尚书王直,刑部尚书金濂,礼部尚书胡濙,工部尚书陈必谦,还有兵部尚书。

  不对,兵部尚书邝埜和右侍郎于谦昨天刚被打下刑部大牢,附议不了。

  但就算如此,短短片刻,就有近半数官员出列,加内阁大臣,加六部主官。

  弹劾王振!

  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甚至于,那些出列弹劾的六部官员之中,不少人悄悄抬头,看着跪在前方的两位都御史。

  特别是看着左都御史魏贞,眼中神色很是复杂。

  有嫉妒,有不甘,有惋惜,有落寞。

  这家伙反应实在是太快了,一察觉到皇帝态度似乎有些不对。

  立马就奔跑滑跪而出,直言弹劾!

  这怎么和这些天赋型选手争啊!

  其实,在皇帝听到御驾亲征弹射而起时,不少人就察觉到不对劲。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