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的遗憾(一)

个局外人。】

  [秦朝应该学汉武帝,外儒内法,大秦不一定会二世而亡。]

  纵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二世而亡还是刺痛了嬴政的内心。

  “外儒内法?”看着儒家首席战神叔孙通与法家战神李斯已经斗殴的模样,始皇无奈扶额,儒法并重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何况还有兵家。

  [祖龙说的对,儒家太看重自由,可有约束的自由才是自由。]

  [依法治国都忘了?]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而儒家是用来教化导人向善,不能用来治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被叔孙通压在身下,决战失败的李斯如同高傲的公鸡,扬起头颅。

  “匹夫,看见了吗?治国当用法家,哈哈!”

  [治国从来不是只靠儒法两家,打仗用兵家,外交纵横家,田地农家,科技发展墨家,治病用医家,当百家并用、百花齐放。]

  “……后世还真说的简单。”嬴政知道这个道理,正如朝堂一样,不能让某一个派系独大一样的道理,可百家并用……朕宁愿相信朕能够长生,也无法相信他们能合作共赢。

  【公元前二三三年的一天,已经身居高位的李斯来到咸阳城外,他要亲自去迎接一位客人,来人正是他的同门师弟韩非,兰陵一边两人已有十四年不曾见面,点名要韩非前来秦国的人是秦王赢政。

  李斯认为,他或许终于可以跟韩非携手共同辅佐秦王,开创前无古人的功业。

  但一切都不复当年,他们彼此间的地位彻底翻转了。

  李斯从昔日的一名小吏变成天下最有权力的秦王身边最有权力的重臣。

  而韩非自从王室贵公子变成生死握于他人手中的一枚外交棋子,李斯在瞬间突然醒悟梦一般的兰陵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冷知识,李斯和韩非的老师是荀子。]

  [更冷的知识,荀子一直都是儒家,因为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被开除儒籍了。]

  [课代表终结:李斯爱嬴政,嬴政爱韩非,韩非爱李斯,因为爱而不得,李斯害死韩非,嬴政只能把李斯当做韩非的替身。]

  李斯和叔孙通躺在地上装死,泰山顶上,众人都埋下头,只是抖动的身躯出卖了他们。

  “啊???”黑人脸的始皇。

  “后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朕连女色都没兴趣,朕的心中只有天下!!”

  呃,会不会是因为朕很少去后宫,所以后人觉得朕好男色?

  【公元一百年深秋时节,红木萧索班超心中蓦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二十八年的西域岁月倏忽而逝,班超忽然觉得自己老了?他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在老老宅里,父亲教他们读书,母亲抱着还年幼的妹妹。

  他想起温文尔雅的哥哥被诬告经历牢狱之灾,自己只身面见汉明帝申诉求情。

  他想起那个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却给了自己机会去承担国家使命的汉明帝。

  他还想尽早见到此时已经名满天下的妹妹,给她讲述自己在西域的见闻和心得,班超决定给皇帝上书请求还乡。

  当他写下“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已是泪流满面。】

  【这一年,司马睿四十七岁,登基称帝仅仅四年,苦心经营了十余载的大好江南顷刻间成了他人囊中之物,一切仿佛大梦一场。

  眼前的江南已不是他的江南,身后的北方却是他回不去的北方。

  他时常陷在回忆里无法自拔,作为司马氏的后代,司马睿当然深知皇权至高无上的重要,但他也知道相比先祖,自己无疑是懦弱的,所以他愿意和王导同船共渡携手而行。

  他们一起来到南方,从无人问津走到创立新朝。】

  [王与马,共天下。]

  [衣冠南渡,司马氏误我华夏,该灭族。]

  [灭了,刘裕屠了满门,不得不说刘裕干的漂亮。]

  “司马懿!!!”曹操一眼望向隐藏在人群中,看着并不起眼的司马懿怒骂。

  司马懿一瞬间想了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但丞相并没有给他机会。

  “你要是自己体面,孤给你司马家体面。”

  “你要是不体面!”

  “许褚,灭族!”

  群臣纷纷劝解,怎能因为后世一言而灭一世家大族?

  曹操今日能因后世一言而屠司马氏,若来日后世提到我们,怎么办?

  【司马睿和王导都以为一切终于有了改变,但是到最后,司马睿竭尽全力想要维护的皇权和他同样竭尽全力想要维护的朋友,似乎都不知所踪。

  王导一心想要营造的安定繁荣,还有琅琊王氏绵延不绝的光荣,似乎也都无力左右,而他们共同的北国故园和彼此心中都不愿放弃的友情,永远的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一个回不去的时间。】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南征途中的拓跋宏利用短暂的休憩时间,接见了一个南齐来的使者。

  南齐使者身上散发出来的迷人的儒家气质,令拓跋弘倾倒,这是他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