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主打一个便宜结实耐用。那房顶用油毡纸避水,是最好的。
赵大鹅撕下来一块,转身就跑。
过了一会儿,去后院找到正在干活的祥子。
赵大鹅把油毡纸交给祥子:“祥子,你今个去县城。给我整回来一捆油毡纸。就要这么厚的。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你先垫上,回头我给你。”
祥子直接答应了。
赵大鹅又溜达到村东头那个石头碾子那边,碾子和磨,赵大鹅也分不太清楚。
碾子好像就是一个石头很大的,椭圆形的。中间有个凹槽……
至于石磨,倒是极为普遍。
这个碾子,基本上家家都有。
这个时代不是什么稀罕物。
以前皇宫还有呢,大户人家,那是每家必备。甚至什么皇后娘娘一类的,她也得没事推推碾子,要不吃啥喝啥?
电视剧里,那群人不食人间五谷杂粮的。皇宫更是一个个穿的绫罗绸缎,锦衣玉食的。但是实际上,是有碾子的。
不过估摸大清朝亡了之后,都丢了罢了。
赵大鹅老一辈就是闯关东过来的,来到当地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师傅,做个碾子。
民以食为天。
特别是在关外,家家户户离得很远。你说我想买点小米,买到了。但是你想买点小米面,买不到。
包括玉米面,高粱米面,小米,大黄米,都是需要碾子,碾碎了,才能做成吃的。
这边也有种小麦的,不过不多。一是气候不太好,二是产量比较低。
东台子村,主营种高粱。
特别是一个叫六伟高粱的,应该是叫这个名字。赵大鹅一直听人们这么说。种了高粱,秋天打了场,便装了袋子。之后用碾子给弄成面面,最后才能吃。
今天正好还有人在这磨高粱呢,磨高粱的不是别人,正是老赵家的赵铁宗。是赵大鹅四爷爷家赵廷俊家的大儿子,人已经四十了,长的有点……猥琐。
当然了,赵大鹅主要是用前世的眼光看他。赵铁宗这个人,满心眼弯弯绕,不干什么好事,等到后来赵廷明出事,其实很大程度,就是赵铁宗背后联络人弄的,最后赵铁宗还干过挺长时间一段的村长。
赵大鹅对赵廷明的感情还不错,赵廷明对赵大鹅很照顾,一直拿她比自己亲孙女还亲……
当然了,赵廷明没有亲孙子和亲孙女。
赵廷明是老来得子。儿子还正在上大学呢。距离毕业,还有段时间,虽然大学处了对象,但是人是学医的,头几年工作又忙,后来又累坏了,等到身体好了,工作也行了,老爷子却挺不住了。
这辈子也没有见到孙子孙女。
当然了,这都是题外话了。
赵大鹅主要对赵铁宗这种背后搞事情的人,不太满意。而且别看赵铁宗和赵铁生是一个爷爷的孙子,但是感情不太好。
赵铁宗看见赵大鹅来了,笑呵呵的问道:“大鹅你干啥呢,溜达呀。”
“嗯嗯,溜达溜达。”赵大鹅倒是没有想太多,便说道:“大爷你这体格是真好。”
赵铁宗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一下说道:“这么大岁数,还得干这体力活。确实挺丢人的。”
赵大鹅愣住了:卧槽……他这理解能力,是真有点过分的强呀!
赵大鹅都想问问赵铁宗:你小学语文老师是谁?我要避一避,别特么我上小学的时候,那家伙教我!再特么给我教出来个精神病。
这也不由得赵大鹅心里不得劲,赵大鹅就是简单说了一嘴。结果赵铁宗直接就觉得自己被赵大鹅给阴阳了,以为赵大鹅说他没本事,四十来岁的人了,还得用碾子干活…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嘲讽吗?所以赵铁宗就不太舒服了。
赵大鹅一看难以沟通,尴尬的笑了笑:“我继续溜达溜达。”
赵大鹅就离开了。
赵铁宗却背后嘀咕着:“哼!有啥了不起的?赚点钱,就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
赵大鹅是没听见这些话,她溜溜哒哒的就去了赵廷明家……
进了门,赵大鹅一脸尴尬:我这溜达的,怎么天天溜达溜达,就来我大爷爷家了?
好神奇哟……
随后赵大鹅就退了出去,琢磨不能有事没事,就老串门。串门太多了,别人该说自己闲的没事扯老婆舌头了。
赵大鹅刚要走,赵廷明正好看见,就叫停了她:“大鹅,进来咋又出去了?”
赵大鹅一脸尴尬的回头:“我这不……天天来,不好意思了。主要我也没啥事,我就溜达溜达。”
“对了,昨天我托人给你问了。乡里那个粉粮食店的那些机器,还没卖。应该能用。好几套呢。不过都好几年不用了,想卖破烂,收破烂的不要,太沉了。整不动。”
“破烂价?”
“差不多。”
“那不行。”赵大鹅走了过去:“他们都打算卖破烂,都没人要的话。我琢磨大爷爷你说,要不咱们收点钱,帮他们处理得了……”
小主